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侠王五

(2022-05-31 08:02:49)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笔

大侠王五


俗话说乱世出英豪,这话一点也不错。在清末这个乱世里,就真的出了不少古道热肠、行侠仗义的英雄好汉,比如广东宝芝林的黄飞鸿,天津精武门的霍元甲等等。我们今天的主人公王五,在今时今日的名气虽然远远比不上黄、霍二位,但在当时的江湖里,也是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王五的真实姓名叫王正谊,字子斌,回族,河北沧州人。他自幼拜在沧州武术大家李凤岚门下学习刀法,善使大刀。因他刀法精湛,又因他在家排行第五,故而江湖上人都叫他“大刀王五”,日子久了,反而将他的本名都忘了。

王五为人扶危济困,急公好义。过去有一种职业,叫做车把式,王五一开始就是干这个的。车把式大多会两下子,而且他们都有自己的马车,如果你要向远处运送什么货物,你可以花钱雇他们帮你运货。有一次王五赶车途经内蒙古,遇上几个同行被土匪抢了马,困在大雪地里出不去,王五见状,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马让给了同行。至于自己的大车,是王五冒着大雪,自己一步步走着拉回家的。后来王五经朋友介绍,在北京做了镖师。在一个庙会上,回、汉两族的人因为一点小事起了冲突,眼看着就要动手了,是王五出面苦心调解,才得以化干戈为玉帛。这两件事传扬出去,知道的人没有不挑大拇指的,都说王五仗义,从此朋友们见了面,都尊他一声王五爷。

再后来,王五通过做镖师攒下了一笔钱,再加上朋友的资助,一番努力后,他终于在北京城里开了属于自己的源顺镖局。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戊戌变法开始,王五结识了谭嗣同,并积极参与变法维新的一系列活动。

变法失败后,王五想护送谭嗣同离开,被谭嗣同拒绝,谭嗣同表示自己要留下来,要以鲜血唤醒国人。御史安维峻因为直言获罪,被流放新疆。北京距新疆有万里之遥,安维峻两袖清风,家无余财,这路上的花费着实是个问题。王五得知后,不仅替安维峻出了盘缠,而且一路形影不离,护送他直至新疆。由于当时清政府搜捕维新诸人甚急,在完成这项义举之后,王五也没有回北京,而是选择前往天津避难。在天津的那段日子,他结识了津门大侠霍元甲,二人一见如故,遂许为至交。过了几年,外面的风声渐渐松了,王五才得以返回京城。

庚子年间,八国联军进京,王五和朋友们都参加了义和团。后来清政府战败,八国联军将镖局团团围住,其实王五是可以逃出去的,但他不想抛下朋友独自逃走。最后,王五与众位朋友因为寡不敌众,纷纷战死。

杀了王五之后,洋人把王五的首级挂在北京的城门楼子上,王五的家人仅收得残尸一具,王五也就无法完葬。是霍元甲闻讯后,秘密从天津赶到北京,趁着夜黑风高把王五的首级拿了回来,和他的尸体缝在一起,并为其收葬。我十分羡慕王五与霍元甲之间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友谊。在当时的那种政治环境下,霍元甲那样做,无疑是担了很大风险的,可是霍元甲还是做了,因为他认定了,那个叫王五的人,是他霍元甲这辈子的朋友。

王五是一位铁骨铮铮的汉子,是一代大侠,可他就这样死了。所幸他没有白死,我们都知道他是为国而死的,他和他的朋友谭嗣同一样,用胸中的一腔热血,为后来的人们铺出了一条民主自由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