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仰望星球

(2025-06-19 08:52:00)

    2007年,我第一次去美国,应该是从北京机场起飞的,哪个航空公司我不记得了,航线是基本顺直线跨过太平洋。大约是晚上九点许,我旁边的两个老外,应该是两个美国小伙子,忽然大声喊叫起来,他们喊交的声音看着象两个人之间的交流,但也有传递给旁边人的意思。我记得他们反复喊叫的事“TOKYO”"TOKYO"。我的英语基础本来就一般,词汇量少,听力更差,居然忘记了他们口中喊的是日本的首都东京,从起飞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判断,万米飞机下那个灯火璀璨的城市肯定就是东京的。之所以说灯火璀璨,主要还是那天晚上东京晴空万里,能见度特别高的缘故。但即便是富饶华丽的万家灯火,飞机也只是数十秒间便一晃而过,这便是总号称“大日本帝国”的樱花国在浩瀚星空下给我的印象。那天的飞机一路顺利,即便在波涛浩渺的太平洋上也没有什么大的颠簸。十二个小时的旅途兴奋大于困顿,不时要从舷窗往下看,更多时候是一片深沉,那应该是无垠的大洋,有时是厚实一片蒙蒙的白色,那应该是连片的云彩,偶然有星星点点的灯火,估计是哪些弹丸岛国的所在吧。大约是美国时间的7点多,我们到了洛杉矶的上空。十二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穿越了地球表面距离的四分之一多,不光是“坐地日行万里”的感觉,更触动人的,是“地球并不大”“人类太渺小”的神秘莫名的感叹。
    这几年有了抖音,常常有好事者在直播间“拨弄”着一个徐徐转动的“地球”,一遍转着,一遍说这个最聚亮光的地方是某某国家的某某城市,然后不断和在直播间进进出出的网友互动着,回答者网友的好奇,指点着网友的位置所在。我直到现在也弄不清他们“拨弄”的到底是不是地球转动的实况,也没有人出来证实或者证伪。但作为一个完整学过地理常识的人来说,他们的“道具”不论真假,但他们说的知识确实没错。而另一种地球带着她的小兄弟月球以每秒几百公里速度狂奔的模拟画面也常常出现在抖音里,一边配着紧促感强烈的音乐,一面神秘深沉地解释着这个蓝色星球似乎“漫无目的”地奔跑。我先是好奇,继而惶恐,又有些担心,地球要把我们带到什么地方去?为何跑这么快?真的不会碰上什么不速之客?想想又觉得可笑,看着旁边也在刷抖音的老婆,又看看外边车水马龙的人间烟火,觉得自己真是可笑了,真是“杞人忧天”!
    直到看到美国登月宇航员在月球上拍下的那张震撼心魄的照片。那个静谧的蓝色星球,“挂在”深不可测的星空中,静静地挂着,更大的神秘感,深深的陌生感,莫名的压迫感,没有丝毫的美丽感、自豪感;更多的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感,还有恐惧感,我甚至怀疑那是不是真的地球?会不是是一张人为杜撰的“相框”?还有几亿光年以外的星体“创生之柱”图片,那种超出我们想象却似又巧夺天工的形状,还有她发出那种毫无规律且连续不断地巨大刺耳咆哮,这是我们哪些遥不可及却又来意不测的邻居们吗?不敢多看却又忍不住不停地看,不敢听那些声音,却又一遍又一遍地停了后,惴惴不安地自忖,这不会又是那些“好事者”制造的遐想?
    直到我们自己的卫星愈来愈多,发回的实景照片愈来愈多,不断地印证,不断地清晰,我才逐渐地不情愿地接受了“物我两外”的客观存在。我们的航天员在太空仓外的悬挂、漂浮、,修理敲打的声音,脚底下缓缓转动的地球,透过云层间隙,分明可以看见太平洋、印度洋,甚至我们的国土...是的,地球就是“浮”着,在一个无边无际的虚无中漂浮着,自己转着,也围着别个星球在转,也跟着别个星球在转,那篇在高中就学过的课文“宇宙里有些什么”,作者郑文光,他说的都是真的。只是我们一直“长”在地球上,且很长时间我们一直认为“天无顶,地无边”,觉得还有什么能大过这“无边”的星球呢?真是“云深不知处”,真真正正的“坐井观天”了。
    在我的工作历程中,打交道的人很多,给我印象最厚道最热忱的,是地质工作者,他们和自然打交道,做着最接“地气”的事,不作假,不作伪,热爱生活;最豁达最智慧最深邃的是天文工作者,在他们的认知中,地球“算得了什么呢”?是啊,对我们不可或缺的太阳在浩渺的银河系里是西瓜上的一颗砂砾,而硕大无比的银河系在可探测的宇宙空间里亦然“泯然众人”矣。既然这样,国家矛盾、民族纷争,再进而,人间俗务、蝇营狗苟岂不是可悲可笑?可悲可笑!那个承载地球人类无限希望的“旅行者”一号探测器,据说燃料已经快耗尽了,她在远离地球六十亿公里的地方按照最后的指令有了那个深情的回眸,是的,我们就在她回眸中再三放大后才能标出的那个小小的原点上面,仍是不可思议,也不可相信,但的的确确,我们这八十亿的芸芸众生就在这个小不点上生活着、冲突者、争吵着,甚至不可一世地“创新创造”着。
    人任何时候都要向上看看,看的越远越好,埋头在芜杂的是是非非里,要么张狂肆意以至自取灭亡,要么踯躅不前,以至沉沦颓废。好像最终结果都是一样的,隐没烟尘,对,隐没在虚无浩渺的这片无际烟尘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庵岭身底
后一篇:礼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