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那些年我们唱过的歌

(2024-02-01 09:31:55)

    记得刚上大学的时候,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每每回忆起来的“黄金年代”。那个令人心潮澎拜的年代,春潮涌动,人心思变,百废俱兴。刚刚度过温饱年代,虽然大家的穿着还是很朴素,城里的同学与乡下的同学没有明显的差异,因为从乡下到城里上大学,家里那怕东挪西借,也要凑成一身像样的衣服,崭新的,和过年一样。相比较,城里的孩子到很随意,在我的想象里城里人应该天天都在过年。后来想起来,我们最大的差异恐怕就在这这种随意自然上。乡下的孩子再聪敏、成绩再好,因为一个从未见过的世界,多多少少我们是充满新奇的,还有些害怕和担心,那种没见过世面的羞涩是藏不住的,是的,羞涩,“还打着朵儿的”。    但是,大家的精神世界是平等的,在国门刚刚打开的火热时代,都一样的对扑面而来的新知识、新潮流等各类新鲜事物,来者不拒,虽泥沙俱下而各取所需。我印象最深的便是在大街上汹涌而至的流行歌曲。
    实际上在高中阶段,我们便时断时续地知道了台湾校园歌曲,《外婆的澎湖湾》、《蝉》、《校园的早晨》,那些自然流淌的旋律、淳朴贴切的歌词、清新悦耳的歌手,让我们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成长的世界,也打开和打通了少年到青年时期懵懂骚动的青春启蒙。但那个时候,流行歌曲的传播主要靠磁带,十分昂贵的收录机是八十年代年轻人结婚标配的“三转一响”之一,这个还不够,还要“新潮”一点的老师才行。我们学校就在那个时候来了一大批科班毕业的老师,里面不乏留着时髦的喷着发胶摩丝头发的老师,男的,雪白的衬衣,且将领子翻在外边,给我们这些土孩子以强大的视觉冲击,更是击倒一大片含苞欲放的怀春少女们。就连我们那位持重内向的班主任老师,虽没有在衣着上出奇,但新购的一款录音机里,总是飘荡着王洁实、谢莉斯的二重唱,里面就有多首台湾的流行歌曲,甚至,我们居然听到了张帝的即时演唱,张帝的歌儿是与争议的,老师只是在宿舍里放,我们仅在假装交作业或路过的时候,逮住一鳞半爪。这些欢快时光,成了我们繁重学习之余的宝贵休闲,也成了另一种奋发学习、可望了解更多无知世界的动力之一。
    1985年,大学校园,一夜之间,齐秦的《狼》《大约在冬季》《冬雨》《外面的世界》,还有众多的如罗大佑、侯德健、刘家昌等等的歌曲徐徐推出、倾倒而来。在我们院的迎新晚会上,我们班的一个帅哥和高我们一级的一位女生,两人把《在雨中》《请跟我来》演绎得如同原唱,全场欢声雷动,被视为经管院的“金童玉女”。这事最大的后遗症便是拉开一场持续时间不短的恋爱剧,且还是女追男。只是,爱情这事总是好事多磨,磨就磨在男的太帅也太高,业余的校排球队员,女的很文气,大家懂了吧,只是文气而且个头有些悬殊,小伙子总是不来电,女的追得很辛苦,教室、宿舍,周末,甚至参加我们班的聚会,甚至惊动到了男方的家人,但小伙子最终还是不怎么动心,“在雨中”走过,但心却到不了一起;那颗“带着不变的步伐”的姑娘,满怀“请跟我来”的憧憬,渐行渐远,我们从起哄到遗憾,这恐怕是恋爱的常态吧。可见,歌声再动人,也只是搅动有缘人的心房。
    那时候,更多的歌声,飘荡在水房,实在懒散的男生洗衣服的时候,或者冲凉的时候。带着浓浓荷尔蒙气息的、苍凉旷重的《狼》便是反复吟唱的歌儿,还有张行的《迟到》,居然还有迟志强的《囚歌》。在我感觉中,大多数男生,和我一样,是单身狗,向往爱情却缺乏勇气,激情堆积却无处发泄,吼叫一曲便成了抒发胸臆的主要渠道,想起哪出是哪出,甚至歌词也可以含混改编,反正水房进进出出的都忙,也没人专注。所以经常是突然冒出一声“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走在无尽的狂野中”,中间断了声,我们往往觉得这小子嗓子还行的时候,却不见后来知音,等着等着,觉得这另一只“靴子”再也不可能掉下来的时候,忽然又冒出“凄厉的北风吹过,慢慢的黄沙掠过”。要么就是张行的《迟到》,旋律稍微简单,带着一点忧伤、一点调侃、一点颓废,把大多数那种爱而不得、含“憾”苦笑的单身狗们活活写照了一回,极易共鸣。难度大一点的,如《花祭》《外面的世界》《冬雨》,虽不好演绎,却被多少人在班级聚会上吟唱,唱着唱着,从似懂未懂,到慢慢懂了,且懂得深了,不再对一见钟情抱有幻想,不再对卿卿我我那么向往,不再对从一而终那么坚定。
    再后来,毕业,成家,生儿育女,且成家前已经不是找对象,不是谈恋爱,是找配偶了。青春是美好的,虽然充斥着酸甜苦辣;青春是短暂的,虽然也有着跌宕起伏的爱与不爱。恍然望去,歌声犹在耳盘旋,绕梁不绝,让人心潮起,意难平,而我们,我们却早已经是曲中人、曲中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三人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