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记录】爱的抱抱为你敞开
(2018-10-19 16:24:56)分类: 资源共享 |
背景
“占有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孩子到了3岁左右,就会产生明显的“以我为中心”的意识,往往是从“我”出发,
小朋友来做客,即使你拿出宝宝早就丢弃的玩具,宝宝依旧不允许别人碰;到别人家看到喜欢的东西,宝宝哭闹着要把它拿回家……那父母应该怎么办呢?首先我们应该不要强求宝宝“慷慨大方”常常看到家长劝宝宝把手里的玩具或零食分给同伴,即使宝宝不乐意,眼泪汪汪,家长也百般劝慰,甚至威逼利诱。其实,对于3岁以前的宝宝,家长不必强迫他们“慷慨大方”其次让宝宝“分享”的好习惯 宝宝已经形成所有权的概念之后,占有欲仍然非常强烈,这种情况就需要注意了。宝宝的这种独占心理可能和教育有关。应该教导宝宝学会分享,比如吃饭时和宝宝抢着吃、买东西时家人各一份,慢慢地,宝宝就会发现分享的快乐,独占的心理就不会那么严重了。同时,强调宝宝“借”、“还”的概念也很重要,让宝宝知道,喜欢的东西可以暂时“借”来玩,但是不可以据为己有。
家长引导宝宝学会分享,并在言行中让他感受到分享的乐趣。比如鼓励他把玩具与别的孩子分享,并且一起研究,引导他观察朋友的表现,告诉他:你看,你把玩具给弟弟,弟弟多高兴,多喜欢你啊!这样,他的关注焦点会转向更开放和更友善的人际关系交往上,而不仅仅是一个玩具的占有。
主题细节
刚刚开学,有很多宝宝是第一次来到幼儿园课堂,他们的性格特点、爱好等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两周下来,我对一个宝宝有了很深的记忆,并仔细的观察了一周。她的名字是芯芯,性格活泼开朗,爱动手,注意力不集中,不愿意与同伴交往,总是一个人乐乐呵呵到处乱跑,在家人的呵护下就是个小公主,要什么给什么。来到幼儿园,她的好奇心十分强,什么玩具都让她爱不释手,总想拿起来,有时候总是拿起这个,放下那个,那小手不停的在摆弄这老师的玩教具,老师走过去给孩子了一个拥抱,轻轻的孩子说老师是爱你的。
这天课堂中的精细动作时,老师的玩教具,是要让宝宝们互相分享玩具,懂得等待,到了芯芯宝宝这,无论拿什么玩教具,怎样也不愿意交换,而且占有欲十分强,提到这点,家长也是十分头疼呢?很多家长认为这是一种自私的表现,只明白自己玩不懂得分享,我们又有谁明白孩子自私的背后真正的原因呢?放学后姥姥来接她,孩子给姥姥说今天在区域活动时老想把玩具都拿过来据为己有,最后老师给我抱抱我很开心
评析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会不断的对周围事物感兴趣,就像饥饿的人在寻找食物,他们会寻找能满足自己心灵的东西,父母千万不要忽视孩子的这种“自私”,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本性,做家长的,要时刻感受到宝宝的存在。给他鼓励和教导,给他爱和温暖,让孩子明白分享是一种快乐的事情,我们多鼓励孩子去做,但不是勉强孩子,当孩子理解同伴,并愿意分享时,我们做老师和做家长的,必须要给与孩子支持和鼓励,从而让宝宝体验快乐和满足。
供稿:姚玲
编辑:时钰
后一篇:【观察记录】其实你很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