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校长张文先

(2025-10-20 15:07:47)

老校长张文先


我们油车港镇中心小学始建于19世纪末,有一位叫邱引章的发起开办公立小学,名澄溪小学堂。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警先将澄溪小学堂搬迁至新街底(另据2001年版《嘉兴教育志》记载该校创办时间清光绪三十二年即1906年)。民国20年(1931)更名为油车港小学。抗战胜利后改名为澄溪乡中心国民学校。

民国时期已知的校长梅金鉴,1942年2月起任;张文先,女,1946年8月起任;李庭才1947年2月起任;徐鸿仪1948年8月起任;罗帼英1949年1月起任。解放后的首任校长为缪奎洪,1950年4月起任。

然对于这些校长的生平情况一无所知,实属憾事。

星期天,10月19日,在乡下时手机响了,是现在的学校党支部副书记兼副校长(主持工作)顾顺兴打来的,他告许我一个这样消息:“上一周有位江苏张家港市的老同志来学校,想来看看她的母亲曾经工作的地方。她母亲解放前在我们学校任过校长,叫张文先。”

还说:“她儿子是在整理母亲的遗物时意外地发现了母亲的自传,里面写到了在澄溪中心小学校工作的经历。这次她刚好到嘉兴出差,就趁此机会过来看看。”

我听后说:“这是件好事,可以丰富我们学校的史料。”

他说:“这位校长,镇志里有记载,不过任职时间与性别有出入。任职的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与她自传相差一年,性别也不对。”

听了他的话,我倒感到有些惊讶,对于任职时间镇志有出入是可以理解的,我们镇志里的史料可能是从档案上查来的,而她在高龄时的回忆有可能产生出入,但性别怎么会出差错呢?她是位女士,镇志里却写成了男性。我虽然参与了镇志的编纂,是中途加入的,没有参与史料的收集工作,不知这些史料是从哪里查来的,怎么会性别弄错了?会不是在撰稿时撰稿根据她的名字杜撰的?

于是我对顾书记说:“这任职时间的出入是可以理解的,可能张校长年纪大了,记错了时间也是有可能的。性别错了,我倒说不明白了。因为我没有参与史料的收集,不知那些原始资料是从哪里查来的。我想这史料肯定是有出处的,不会自弄的。”

不管怎么样,现在她的儿子就来到了学校,那性别是“女”的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我说:“镇志的上错,只能到一下次再编的时候采用‘勘误’的办法来解决了。”

他说:“她的儿子将她的一些史料传了过来。”

我对那些历史的东西有些兴趣,于是对他说:“那你也传我一份吧!”

微信响起,资料传了过来。有张文先的自传,有她同事马济元的回忆文章,有写他儿子的文章。

我也查了原始的镇志材料,在一张《民国时期澄溪中心小学校长表》性别一栏中,张文先确实写着“男”。

上班后,将资料下载到电脑,仔细地阅读了她的自传和马济元的她的同事写的回忆录,发现她的自传与马的回忆文章有些时间段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方说退休时间,她的自传是“1965年7月。”而马文为“1966年”。同时也查阅了正式出版的镇志,里面没有了这张《民国时期澄溪中心小学校长一览表》了。

不过我从这些资料中对张文先这位老校长的人生经历有了个大概的了解。

张文先,女,出生于1909年3月15日桐乡晏城人,为中医世家晏城作为地名的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战国,吴王夫差为抵御越国在此修筑城邑,属“吴越八城”军事防御体系。清末民初沿晏城港形成繁华集市,地理上分为东晏城(今恒丰村)与西晏城(今汇丰村),现归屠甸镇。

1927年7月,她毕业于浙江省立杭州女子师范学院(现为杭州市第十四中学)。具有中国当代初等教育专家、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劳动模范、“最美奋斗者”个人称号,被誉为“小学教育界的梅兰芳”“教育界的冰心”,是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会长、全国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的斯霞老师为其校友

1927年8月,在师范附小任教。1933年,调到杭州市省立高级中学附小任教至1937年12月24日杭州沦陷。1938年1月,和其弟一起浙江丽水参加由丽水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在宣传队,认识了北大旁听生,1931年即投身革命的福建小伙子全扬清。由于两人志同道合且情趣相投,张文先和全扬清在轰轰隆隆的抗战炮火中结成了伉俪。1942年初,到浙江第一儿童保育院任保育员至抗战胜利。1945年7月,任嘉兴县澄溪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镇志是1946年8月),职不到二年,1947年2月,由李庭才接任为澄溪镇中心国民学校校长。

1947年,丈夫全扬清以中共地下党员的身份出任常熟县县长潘一尘的秘书、东唐市区的区长,张文先随丈夫到了常熟并到距离唐市镇20多里的白茆镇初级小学(白茆中心小学前身)任教。

1949年8月,任常熟县白茆镇中心小学校长,也是该校首任校长。

1951年8月,因丈夫调塘桥中学任教,她调沙洲县乃宜小学任校长。1954年12月,调往沙洲县塘桥中心小学任教师。1965年7月(马文为1966年退休,2011年12月7日凌晨于张家港市人民医院辞世,享年103岁。

她退休后乐善好施,参加国家希望工程捐款,她是次上了中央电视台“夕阳红”节目的百岁名老人,是感动张家港市的“张家港十大爱心人物”。

其丈夫,全扬清,参加过福州暴动,一二九运动,在台儿庄战役中火线入党,后在丽水、永康、常熟等地坚持地下工作直至解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