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江泾的闻人氏

(2025-08-05 09:46:17)

王江泾的闻人氏

现在在我们一带家喻户晓的王江泾,它的前名叫闻川。而这个名字是与闻人氏家族有关。

据《风俗通》上考证,闻人氏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即今天的山东省,祖宗叫少正卯 ,得姓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传说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学者叫少正卯,他聚徒讲学,孔子的学生中也有不少人去听讲,闻名远近,于是文人学士们就给了他一个雅号,叫闻人。闻人的后代将此引以为荣,就以闻人为姓,世代相传。鲁国大夫左丘明亦是古之闻人。闻人氏族人早期主要居住在山东地区,汉、唐时期逐渐西移河南洛阳,五代之后开始南下江苏、浙江等地。

王江泾的闻人氏,来自于杭州。闻湖志稿》载,“钱氏开国,闻人氏俶居之(杭州)”

“钱氏开国”指的是钱镠的吴越国。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为国,中国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在钱塘江畔,有个封号吴越王、名叫钱镠的临安人“提三尺剑,马上得天下”,创立了吴越国。

吴越国中,有一个人叫闻人珪,他办事干练,屡屡有功于朝廷,后官至御史中丞兼国子监祭酒。

公元957年,闻人珪之子闻人新从钱塘(今杭州)迁居秀水(今秀洲区)北部的一个巨浸(大的湖泊)旁居住下来。闻人新好藏古书,家中藏书数以万计。闻人新的儿子闻人泰自幼接受着良好的家庭教育,官至大理寺评事。宋祥符五年(1012),闻人泰的族亲闻人侃中进士;天禧三年(1019),闻人泰的长子闻人建也进士及第,自此,“闻人氏奕世簪缨不绝,江右称望族”。闻人家族的名望一下子得到了提升,他们住所旁那个无名巨浸也应他们而出名,被人们唤作闻湖、闻家湖。后来,尽管闻人氏西迁,但闻湖之名还一直被保留着。

这闻湖,现在叫梅家荡,是嘉兴市境内最大的淡水湖泊。面积有5580亩,相当于7个南湖,是西湖水域面积的三分之二。为什么会叫梅家荡呢?在当地的土话中,“闻”“文”与“门”相近,而“门”又“梅”发音相近,所以有人便将闻湖写作了“梅湖”“梅家湖”,俗称“梅家荡”。

北宋时,原先居住在闻湖的闻人家族搬迁至运河之东、铁店港(原名接战港)之北一带开设店肆,遂形成闻川市。

居住在闻湖的闻人氏可能在北宋宣和(1119-1125)前已迁往嘉兴,且在天星湖北建有大宅。.崇祯《嘉兴县志》引《闻人氏家谱》记载:宋代闻人氏世为显宦,在天星湖北“大新第宅,前后林泉映带,又附东郭,草木苍然”,“居第为甲”“列子孙之舍十余房,聚族百口”。因为家族显赫,其时闻人安远因儿子显贵被北宋朝廷赐为朝散大夫。北宋宣和间,秀州守曾纡重修位于望吴门外建于唐初的安远驿,为避朝散大夫之讳而改名禾兴驿,后又改名为禾兴馆

王江泾闻人氏家族,除了闻人泰、闻人侃,子孙中也是人才辈出。

闻人建,字端木,北宋天禧己未(1019)进士,历道、婺两州推官,迁著作郎,散骑都尉,监秀州都盐仓转秘书丞,以子闻人安寿贵赠工部尚书。

闻人鼎,宋侍郎,闻人建的弟弟,由于大儿子闻人安道而被朝廷赠刑部侍郎。他的二儿子闻人安远,由于儿子闻人宏而被朝廷赠予朝散大夫。

闻人安道,字彝庚。北宋仁宗景祐五年(1038)进士。禀性沈笃,不轻笑语,博览群书,尤精礼乐,监睦州酒税,赵清献公为守,知其贤,遂于定交。通判歙州时方行青苗钱,散及一万加俸,安道曰:吾不能去官,然亦不愿加俸。历官职方郎中知南康军。罢归东坡温公交善,诗签往来最多。与司马光亦交善。安道曾与苏轼等一起游游杭州名胜大涤山洞霄宫,洞霄宫口的一块岩石,后人称之“来贤岩”,成为大涤山的一处名胜。据《浙江通志》卷十“来贤岩”条載:“在洞霄宫东南,青檀山前,嵌空数丈,盘石丛竹可以游息。熙宁间东坡为杭通守,同蔡凖、吴天常、乐富国、闻人安道、俞康直、张日华,幅巾藜杖,盘桓于此,后人号曰‘来贤’。”苏轼为此还特地赋诗一首《洞霄宫》:上帝高居愍世顽,故留琼馆在凡间。青山九锁不易到,作者七人相对闲。庭下流泉翠蛟舞,洞中飞鼠白鸦翻。长松怪石宜霜鬓,不用金丹苦驻颜。

闻人安道也称得上是一位诗人。闻人安道的诗《题招提院静照堂》:清虚结宇卜新居,寂静标名欲性纯。直向万缘无断处,应为一念不生人。风幡震动殊非闹,水月澄明未是真。宴坐经行惟此地,个中消息与谁亲。

闻人宏,字君度,挺特不群,二十岁(弱冠)入太学读书,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进士,授通判,司法陈瓘贬台州,宏硕从游乞改天台兵曹,人髙其德谊,后知宣城,有善政,卒判常州,所着文集有《中兴要览》《周官通解》《经史旁阐》。均藏于家,葬今嘉善县迁南区。

闻人滋,字茂德,隆兴初中进士,南宋藏书家。字茂德。官德兴丞,至进贤令。与陆游曾同在勅局为书籍、文书删定官。精于小学,人称“老儒”。喜留宾客,然而饭菜不过蔬、豆而已。家多蓄书,贮于“南湖草堂”中,并乐于借人。施晋锡曾为作有《南湖草堂记》。

闻人耆年,南宋医生。自幼习医,凡古人一方一技,悉心讲求其要,居乡四、五十年,以此养生,亦以此利人。学术上推崇名医张涣《鸡峰普济方》,其方虽简单易行,但皆缓急有赖之列。宝庆二年(1266),遂将己四十年之经验撰成《备急灸法》一卷。尝谓: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第一。故于灸法论述颇详,并附己试之方药。介绍诸发、肠痈、溺水、自缴、蛇咬伤等22种急证灸治方,每方均记出处,并有简明图说。

还有闻人頴立,北宋政和(1111-1118)登科。

闻人符,颖立子,南宋绍兴丁丑(1157)科进士,官馀杭尉。诗《题清习阁》:清晓捲书坐,开帘揖远峯。腻云留宿润,膏雨沐春容。世味生来薄,诗愁晚更浓。溪山看未足,还听暮楼钟。清习阁在临安旧县治北八十里,光教寺内,旧名龙光,始建梁大同二年,宋治平二年改名光教,毁于元,明洪武二年重建。 

闻人阜民,字伯卿绍兴丁丑(1157)科进士。
闻人纲,字伯纪南宋乾道辛丑(1172)科进士。乾道中为侍郎方滋馆客,

与陆游相识。淳熙元年,应秀州知州张元成之请修《嘉禾志》。
闻人仲修,阜民之孙,嘉熙戊戌(1238)科进士。

闻人枢字德机,元代官员,至正进士,授承事郎。转易州同知,未及上任,以疾卒。尝从鲍恂受业,又登江西夏日孜之门,通《易》学。

南宋乾道六年(1170)闰五月十八,正当夏季,陆游从绍兴家里出发,去夔州任通判。过秀洲时拜谒了老友闻人阜民教授、闻人滋。进士闻人纲到陆游下榻的地方拜访了他。从与闻人纲的交谈中,陆游了解了儿时的老师毛德昭的情况。《入蜀记》中是这样写的:“进士闻人纲来,纲字伯纪。方务德馆客。自言识毛德昭。德昭名文,衢州江山县人,居于秀,予儿时从之甚久。德昭极苦学,中年不幸病盲而卒,无子,纲言其盲后。犹终日危坐,默诵六经,至数千言不已。可哀也!”。

闻人氏的家属墓地:        

吴越御史中丞闻人珪墓,在阜城门外竹桥之西,汴梁人,吴越王时赐铁劵,居钱塘,子新周显德四年徙嘉兴。

宋侍郎闻人鼎墓,在城南德化乡朱泾村,闻人建之弟,以子安道贵赠刑部侍郎。闻人安远以子宏贵赠朝散大夫,俱葬于侍郎墓地。

宋尚书闻人建墓,在澄海门外五里,初葬城南德化乡高丰雀墓村,後改葬白苎乡薛家兜桃花源。

宋通判闻人宏墓,在迁南都奠亭山。

宋常州通判闻人宏墓,在迁南都奠亭山,今嘉善县迁南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农村的春天
后一篇:田还是那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