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嘉兴城内的河流
(2025-07-01 10:39:14)明时嘉兴城内的河流
明万历《秀水县志》载:“郡城之水皆秀境。”也就是说明万历时期的,虽然嘉兴府与秀水县同城而治,但嘉兴城属于秀水县的。
我对古嘉兴城内有哪些河流,哪些桥梁比较感兴趣。从志载可知志上所记河流与桥梁就是当时城内的河流与桥梁。
当时嘉兴城四座城门下面有四条河流,南面之水来自于鸳鸯湖,入澄海门,西面之水来自于运河,入通越门。东出春波门,北出望吴门。
西面从运河来的水过通越门,主要河道可能名济川,因为志载“入通越门者,西自漕渠来,其正流由济川桥北而东为朱家汇。”
济川,经过济川桥向北经过朱家汇,出万安桥东为凤凰池,也叫凤凰河,凤凰河向东相接宝带河。宝带河再向东为锦带河,在瓶山前汇入烈女河。烈女河向东为县西河,河上有桥名县西桥。此河由众安桥此出望吴门。
济川,出万安桥分流向北,名爽溪,此河北出祥符、水西两寺之间,再折向东,经府学后又东,是县前河。再东有局西河。局西河南受宝带河,西受凤凰河,自韭溪桥分流,西会县前河,北至天庆桥南,东至秀水县学,名学前河。
天庆桥北流至胭脂桥。
胭脂河西过城隍庙、楞严寺及县学,东过天宁寺,合城中诸流北出望吴门。
济川桥稍南,东流入老人桥,是报忠寺前河,向东会入澄海门南入之水,于宝带河相交,为市心河,名通济河。
济川桥再南,东流经召公桥,过陆宣公书院,并入范家浜再向东是杜家浜。又在书院之左分流向东,名莲花浜。
济川自万安桥分流向东是杨公港,此港至新察院西南止。杨公港南分流向东是核桃浜,入宝带河。
南水自鸳鸯湖入澄海门。正流北行到市心河,此河名通济河。西面有范蠡湖,湖的东面有支流,在湖边上的名范公浜。东南有三只浜,水都较浅,其中毛家浜最长。范蠡湖西受莲花浜、杜家浜及市心河,与报忠寺前河会合,范蠡河北流直达韭溪、宝带河,东流过中正桥,折而北,分流于锦带河,西与宝带河合并。其正流在范蠡湖处复折向东,过瑞虹桥,东绕州东湾之凤凰冈,北经清军馆,至子城东尽处折而东,经嘉兴县南桥,东出春波门。
嘉兴县南桥稍东而南为罗城浜,又东而北入赞福桥过嘉兴县东为兴圣河。再东过腾蛟桥入环秀桥为天星湖。稍北又东,入起凤桥,有支流到玄妙观兴圣河。直北西折为天妃浜,与西北诸流汇合,由众安桥出望吴门。
嘉兴城外,南面有鸳鸯湖,东南有彪湖。北面有月河、秀水、西湖,栅堰。东有东郭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