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声自远
(2022-07-13 08:32:34)公路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
知了在夏天鸣叫,谁也不会怀疑。因为这是动物的生长规律所决定的。有了这知了的“声声鸣叫”给夏天增添了不少热闹。也让人们牢记夏天不只是热,还有知了的叫声。
昨天气象台报告的最高温度是38摄氏度。中午电瓶车由长水路向北,广电中心的路两边茂密的大梧桐树里传来了不停息的知了叫声,而且声音好像比前几天要响了不少。
正如唐朝诗人 虞世南诗中所写的那样: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在这样的高温下在蒸腾着热浪的柏油路面上行进,浑身都被热气包裹,大汗淋漓。蛮合宋朝诗人朱松的蝉诗意境:
阴阴叶底午蝉嘶,满腹春风寄一枝。
下有行人正愁绝,不知幽咽自缘饥。
虽然身置热浪之中,但大脑的思想却也和这热一样的有激情。边骑边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天越热,知了的叫声越响?
知了夏天越热叫得越响,我想大家都是感受到的,有人把它当作中午休息时的摇篮曲,有人把它当作烦人的噪音。
为什么越热它的叫声越响呢?
下午上班的以后,在网上查得了一些知识,算是解上收中疑问。
知了有雌雄之分,会叫的都是雄性,雌性知了不发声。知了不是用嘴巴发出叫声,而是在其腹部有一个专门用来发声的器官,其通过振动鼓膜来产生声音。
雄性知了鸣叫,主要是为了吸引雌知了,这是动物的“本能”,而夏季最炎热的那段时间正是知了的繁殖季,所以越是到了盛夏,知了的叫声也就越大。叫声越大获得交配的几率就会越大,在知了交配之后就不会再叫了。另外知了作为一种昆虫,它的新陈代谢会随着外界温度的上升而加快,天气越热,知了也就越活跃,叫声自然也就越大。但是如果天气实在是太热了,知了也会感到难受,当夏季正午温度达到35度以上时,知了的叫声就会达到最大音量,以发泄心中的不悦。
一般当温度低于21摄氏度的时候,知了就不会叫唤了。
夏天的晚上即使热知了一般也不叫,那是因为光也是一种影响因素,当光源弱于一定值时,知了就不会发出叫声。
宋朝诗人
徐集孙有“高蹈槐梢与柳阴,争鸣直到日西沉。”诗句。描述了蝉的这一生活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