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的误会


今天老朋友给我讲了一段故事。说他退休那年,去澳大利亚看望哥哥。有一次自己出来遛弯,进公厕方便,走到公厕门口时,从里面出来一位老者,看样子有八十以上的年纪,手里杵着一个拐杖,两腿走路颤巍巍的,看起来挺艰难。他连忙闪在一旁。让出门口,让老人先出来,这一是出于尊重,二是也怕被碰瓷。老人走到他面前,两眼盯着他,直视了片刻,似是表达一种不满,嘴里还吭吭唧唧的。老朋友有些茫然,不知哪里做得不对,得罪了他。
过了一会儿他从厕所出来的时候,一看那个老人骑在门口的一辆大摩托上,后边还坐着一个老太,估计是他老伴,拐仗别在车把上。老人见他从厕所里出来,马上发动摩托,不断给油,摩托车发出震耳的响声。老人骑着摩托车在原地七八米大的范围内,嗡嗡地绕了几圈,两眼还看着他,似是在向他示威,然后一溜烟走了。这让他有点纳闷,这老者的举动是什么意思?
回家后跟哥哥提起这事,哥哥说:“这你就不知道了。这里与咱们那不同,你进门的时候给他让路,他觉得你有点瞧不起他,认为他老了、不中用了,于是对你不满。接下来在门口等你出来时,故意发动摩托车,还绕上几圈,是在你跟前示威,就是告诉你,你看看,我还没老,还能骑摩托。这有点像赵国老将廉颇,在赵王使者面前骑马耍大刀一样,显示自己还没老、很健康,可以一用,让你不要小瞧他。
哈哈!原来如此。这是因为文化不同而造成的误会,一个在中国“尊老敬老”的文化氛围中生活过来的人,对此有些不适应。但认真反思一下,人家这种不服老、不示弱的文化,自有其优点,总比中国一些老人倚老卖老,甚至为老不尊高尚很多。现在网上经常看到老人在地铁或公共汽车上,强迫年轻人让座,与人发生冲突,有的打得不亦乐乎,我都替他们难为情。也因此社会上有了是“老人变坏”、还是“坏人变老”之说,在人们的心中埋下了“厌老怨老”的情绪。
他问哥哥:你们这有老人“碰瓷”一说吗?哥哥大笑说:哈哈!这里人都有点傻,不懂得什么是“碰瓷”,不知道“碰瓷”还可以赚钱。这个词好像是借故找事讹人的意思吧,我在这还真没听过。
唉!澳大利亚老人那股不服老的劲头,真让人敬佩。中国老人应该学学人家,除非迫不得已,不要接受年轻人的“尊敬”,更不要因此给家人和社会添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