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谱“表白墙”


在网上看到了“表白墙”的信息,突然让我想起了当年的“大字报”,觉得有些离谱。
什么是“表白墙”?原来是有的学生在网上借用学校的名义,私自运营的自媒体账号,有的叫“表白墙”,有的叫“万能墙”或者“墙墙墙”。哈哈!先不说冒用学校名义,就是这“墙”的叫法,就让人联想到所谓的“自由墙”或“民主墙”。最关键的是,在“表白墙”上发布信息是匿名的。因为匿名,就可以肆无忌惮,任意宣泄,可以喷饭呕吐,也可以拉屎撒尿。
有人说,难道匿名就会任意排泄吗?一般情况是。人都有欲望和冤望,当欲望不可抑或冤望不得伸的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宣泄渠道。当然,欲望也有善良的,冤望也有无辜的。但一般善良或无辜的宣泄都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进行,不必躲躲闪闪。唯有那些恶意的欲望和冤望,不能冠冕堂皇地说出来的,只有找个见不得人的地方进行宣泄,就像人的大小便一样。如果没有公共厕所,就只能找个草坑或墙根。“表白墙”很可能成为随便排泄的草坑或墙根。
既然人们需要宣泄或排泄,那咱们就建一个“公厕”吧。但即使是公厕,也是私密空间,不能任人可视。而“表白墙”却与之相反,是一个公开的存在,让任何人都能看得到,相当于当众大小便,而看不到大小便的人。这是一个矛盾,因为匿名才给人提供了任意的空间,如果实名就失去了“表白墙”的意义。正因为匿名,“表白墙”很可能变成“表黑墙”或“泄粪墙”。
表白是自言自语地表达内心情绪的方式,但表白当中肯定会夹杂着各种主观的不实的信息,有的是谎言和扯淡,甚至是造谣诽谤。这些不良情绪和信息会在匿名的情况下宣泄出来,一时间人性恶的闸门被打开,将魔鬼放了出来。千万不要过高地估计人性,站在道德高地上的都在光天化日之下,而蹲在黑暗角落里的往往是阴暗丑陋。打开这道闸门的后果必然如此,没有什么其它。这道闸门是什么——匿名。
文革时号召人们造反,没想到一下子释放了人性恶念,激起了社会仇恨,各种牛鬼蛇神纷纷跳出来,搅得天下大乱。其所造成的影响当以百年计,现在很多人身上还残留着那时的余毒。
如果从善意来理解,大字报是当初人们明辨是非对错的方式,也是说理的地方,有什么不可呢?这应该是公民的权利。但对人性来说却不可取,因为人们一旦进入这一情境,便会在互相刺激和煽动下,燃起隐藏在内心的歹念,并借此方式排泄出去,势必给彼此造成伤害,对社会生态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一发而不可收拾。
任何没有法律约束的平台及其所引发的行为,都有可能向人们预想的反面发展,到那时谁也拦不住。最好的办法是防患于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