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上纲上线”的马屁


前两年写过一篇博文——“微信使马屁进入泛众化时代”。是说现在微信上马屁泛滥,在一些单位的微信群中,马屁泛滥,谄言如歌,媚眼横飞,好像这个微信群就是为给领导拍马屁设立似的。
但最有深度的马屁,莫过于“上纲上线”,无限夸大领导的作用,比如领导上午放个屁,你说下午太平洋上一定刮台风。这一定让人觉得有点“东方朔味道”,可人家这是在说心里话呢?不能排除,如果你进入到那种痴迷的状态,心之所想,脑之所思,实话实说,这对你来说也不算夸张。
西汉文帝时有个宠臣叫邓通,成天在文帝周围侍奉,很讨文帝喜欢。一次文帝身上生疮,邓通张嘴为文帝吸吮脓水,文帝深受感动,后来文帝任命邓通为皇家造币公司总经理。吸吮浓水确实是个脏活,邓通能毫不犹豫地去做,其精神可嘉。你说邓通是真情流露,还是故意拍马呢?有人说这是邓通是有意讨好文帝,于是将邓通树立为拍马的典范。我看这有点冤枉邓通了,因为历史上给人吸吮脓疮的不仅只有邓通,兵家吴起就给生疮的士兵吸吮过浓水,难道吴起也是拍马?人家邓通那叫真情实意,也叫尽职尽责。人们将这一高尚行为想象成为一己之私而拍马屁,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何况当时邓通并不知道文帝将来会让他当皇家造币公司总经理,文帝当时也没流露出这个意思。
举这个例子,是想说,即使邓通是在拍马屁的话,这个马屁拍得也是实实在在的,没有半点虚情假意。之所以惹出这么多闲言碎语,绝对是出于对邓通后来进步的羡慕嫉妒恨。现在的拍马与古人相比已经大不相同了,基本上不干这些脏活累活了。尤其是有了微信,经常说点甜言蜜语就能把领导打发了。但千万不要小看甜言蜜语,如果说到点上,胜似用嘴吸吮脓疮。
那天一信息说,某地级市领导和长跑选手一起跑马拉松,视频播出后,引发网友关注。据网传截图显示,该视频评论有11万条,有人怀疑内有大量跟帖,市政府还专门回应称,没有“跟帖任务”,可能是本地人关心当地发展,自主关注。我觉得也是,没经过调查,怎么就认为是跟帖呢?跟帖之说虽未知真假,然网友举出的其中评论却令人眩晕。比如,“领导这一次跑步,不仅仅是跑马拉松,更是跑出了全市前进的方向。”“这一跑,跑得是干净利索,无惧风雨,更是面对困难迎难而上的一场奔跑。”“书记作风硬朗,步伐沉稳,处处体现了担当精神。”“左顾右盼是对民情的观察,抬头挺胸是对未来有信心。”这可比金圣叹批三国还过瘾啊!
不过,我看后浑身起鸡皮疙瘩,姑且认为网友的评论是真心的,但有些“上纲上线”的评论实在过头了。这可比吸吮脓疮那一套粗俗野蛮的拍马文明多了,也牙碜多了。利用网络这种高科技手段进行拍马,而且有如此高度和内涵,令人难以企及和想象。虽然围观者有点不适,可被拍者心里一定很舒服,虽然乍一看会有点脸红心跳,可细想之,一定心领神受。
老朋友说:我是个老刀笔了,虽有无数次文字拍马屁的经历,却没有过这样“上纲上线”的艺术化拍马,看来马屁匠是后继有人了!老朋友的感叹中有些自得,毕竟自己也曾拍过马;也有些嫉妒,毕竟拍马一生无此杰作,岂不惭愧?马屁拍到这个份上,可谓“前无古人”,你再吹毛求疵就有点不厚道了。
邓通为文帝吸吮脓疮是凭着自己对领导的一颗爱护之心,只要屏住呼吸、伸出舌头,即可为之。而这些微信上的拍马,却要绞尽脑汁、冥思苦想,使出平生智商和情商。这可不是一般的拍马,表面上看虽有些雕琢的痕迹,但也恰到好处,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相统一,现实与浪漫相结合。如果我是领导的话,一定会欣赏这个微信拍马。这是一种精神刺激,会让你兴奋不已,浮想联翩,心里绷不住想美滋滋。
我猜想,写这些评论的一定是领导的身边人,或者了解领导、深谙领导心理的人,而领导对此也心里有数。拍马者见缝插针,受拍者心安理得,两者心照不宣,唱了一台好戏!不管怎么说,拍马者的目的是达到了。效果呢?虽然网友们悻悻然,可拍马者的目的达到了。假如这个“上纲上线”的马屁拍在更大屁股上,那效果一定会更好。可惜了!
我原以为,国人的拍马已经进入自然状态,是一种由衷的身不由己的行为,但从这一马屁事件来看,人为的痕迹还是太过明显,让人们有点看不过眼,拍者自己心里也许都嘀咕,是不是拍过了头?不得不对拍马者提个醒,这种被动的自觉状态下的拍马,在掌握火候上很重要,火候小了会做成夹生饭,火候过了会糊锅。这个“上纲上线”的马屁就有点糊锅了,让人感觉有点调侃的味道,是正话反说的低级红高级黑。
说实话,国人拍马历史悠久,人才辈出,有不少经典桥段。但现在看来,却是后继乏人了。这不是技艺问题,而是基本功问题,不是太过,就是太软;不是过猛,就是乏力,分寸拿捏不准,火候掌握不够。于是我强烈要求,办一个拍马屁培训或学习班,而且是有文凭和学位的那种,俗话说:艺不压身,有备无患。也许将来会排上大用场。
哈哈!老朋友发微信说,这两天你已经连办两个学习班了,一个是调研培训班,一个是马屁培训班,你这是要上追赶“新东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