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只能打屁股了


昨日读一网文,说20人调研50人陪同。乍一看,文章指出的问题很尖锐,可仔细一想,却是一个老掉牙的问题,正所谓痼疾沉疴。看作者那意思好像是刚刚发现,这让人有些惊诧,人们早已熟视无睹,你却见而怪之,可见你与现实有多么隔阂,好像没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似的。
怎样调研,本没有什么模式可循。当初老人家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农村走乡串户的时候,没乘车,没骑马,更没坐骄,也没有多少跟随,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肩上背着个挎包,腋下夹着把雨伞,却写出了调研报告之经典。如果说调研有模式的话,这个模式就是深入实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提倡调研的初衷。
可现在的调研却别有风味,一个领导调研,跟着一大帮下属,还要安排好行程,制定好方案,提前跟被调研单位打好招呼,写好汇报材料,做好汇报准备和接待安排。还要带上一两个笔杆子,问题解决不解决是一回事,调研报告又是一回事,从某些方面来说,调研报告比解决实际问题更重要。且要有宣传人员随行,及时发布消息,起到引领作用。
还有比这更甚者,今天张领导去调研,明天李领导去考察,后天王领导去慰问,被调研、被考察、被慰问的单位肯定应接不暇、疲于奔命。所以才有了“宁静日”一说,明文规定从某日到某日不许到企业去。但这也只是个“明文”,就是表面文章的意思,如果大领导非要去,谁能拦得住呢。
当初进机关的时候,有前辈领导谆谆教诲说,在机关工作无非两件事,一是办文,二是办会,也有说是“办事”的。这是对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要求,如果不懂得办文和办会,那你在机关就坐不住、也坐不稳。
办文和办会有什么奥秘吗?后来发现,这个奥秘就是一定要做把表面文章做足,在形式上下功夫,如果上纲上线来说,办文办会的程式化过程,已经被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完全浸透,束缚住机关工作者的思维和手脚。你一进入工作状态,思维就已经被官僚主义所禁锢,行动也不知不觉地纳入了形式主义的轨道,要想摆脱何其难哉!除非来了一个“各色”的不按常理出牌的领导,有勇气来个“三斧子半”,可也是短时间内打破这一模式,过不了多长时间,领导的棱角就会被磨平了,在环境的影响下,不仅会和光同尘,而且乐在其中矣。不然呢?不然你很可能会落个里外不是人的下场,甚至很快被边缘化。
谁都知道20人调研50人陪同纯属扯淡,是典型的形式主义,这样的调研不仅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会给企业或基层添乱。可这种行事作风为什么顽固存在,且屡禁不绝呢?因为上级领导喜欢,下级领导适应,办事人员熟悉,又有现成的范本和程序,干起来容易,效率也蛮高的,在以往的操作过程中还有很多实惠。这种大家适应、上下满意、皆大欢喜的事,你如果想改变它,当然会有很大阻力。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对此大惊小怪。
我这样说,并非危言耸听,你是没有这个经历,只知道从大道理上想问题,没有进行过实际操作。大道理当然冠冕堂皇,但与实际操作相差甚远,而在多年的撕扯和拉拽中,理论与实践、表面与内容形成了“两张皮”,在一般情况下,嘴上的功夫比腿上的功夫更好使。于是大道理就成了一张挡箭牌,有了这张挡箭牌,不管从那里射来的箭都能应对。如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便不重要了。
那问题出在哪呢?要我说,是人们在工作方法上没有推陈出新、与时俱进。现在不是闭目塞听的时代了,网络工具、通讯工具、交通工具,样样齐全,方便快捷,信息通畅。不仅有秘书班子,而且专家学者、技术官员、参谋干事一大堆,只要出以公心,没有什么私弊,面临的问题,解决的办法,一目了然,做个正确的决定并不难。这与当初老人家在中南海里,为得到第一手信息让回乡探亲的卫士介绍外面的情况,已经有了天壤之别。
在现代网信技术发达的情况下,如若你弃之不用,非要去搞调研,还大张旗鼓、成群结队,一定让人怀疑你是阳奉阴违、故作姿态,搞形式主义那一套。也有人说,现在专业分工细化,调研时多带点人,便于群策群力、集思广益,有利于现场拍板,来个“斩立决”,省得久拖不决、互相扯皮。但你平常都干什么去了?难道情况只有在调研中才能获得、板子只能在现场上拍吗?这本身就是热热闹闹走过场、轰轰烈烈做文章。
有时候,作为上级领导不必在方法上和技术上做过多要求,领导干部不是小学生,如果还处处需要耳提面命,本身就说明这样的领导不合格。给下级领导布置任务,应该多提要求,不问方式;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因为干部考核最终看的是业绩,而不是办事过程。
调查研究固然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但不得不说,在信息时代这种方法有它的局限性,而且已经被形式主义异化,变成了套路和招牌。你一提搞调研,便让人想起领导到下边去嘻嘻哈哈、走马观花,甚至敛土特产和吃拿卡要。如今的调查研究几乎已经成了形式主义的代名词。
我思来想去,也给不出一个解决的办法。不然在领导下去调研之前,先办一个学习班,让调研人坐下来,认真理解一下调研的意义和目的,学习一下调研的作风和方法。可又怕这样做本身就成了形式主义。人们真被形式主义整懵了。
看来,对形式主义是无解了。那就干脆严格调研纪律,对违反者脱了裤子打屁股,这最让人长记性。哈哈!我也是实在没辙,才出此下策,请调研诸君原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