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毛毯事件”的思考

(2023-05-26 19:51:22)

“毛毯事件”的思考

语言是人类互相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是一种用于表达的符号系统,更是文化的重要载体。一种语言的兴衰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和进步有直接关系,但语言又是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方式,与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并不同步,而是有其滞后性。这就是当初大英日不落帝国如日中天时,英语就像星条旗一样满世界飘忽,如今大英帝国已日落西山,而英语依然被人使用的原因。

大英帝国兴盛之时,在全世界广布殖民地,奴役了全世界近半以上的人民。那时,它是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先进制度的代表,是世界各国的榜样,人们要想进入学习英国,就必须学习英语,同时还要为英国人服务,做英国人的奴才,起码是精神上的奴才。这样一来,英人逐渐在殖民地原住民群体中培养了一批批利益代理人,这些代理人操着英语,皈依英国文明,成为英人的奴仆,只有这样才会得到主人的信任。这些为服务于主人利益的代表人,过去称之为买办。

曾几何时,大英帝国的旗帜在全世界所剩无几,然而英语却留了下来。因为很多被殖民的国家和地区的原住民,在被殖民期间丧失了自己本国或本民族的语言,而英国殖民当局在统治期间将英语作为官方语言,要想进入统治阶层必须要掌握英语。一来二去,英语逐渐演变为身份的辨识标志物,说英语的必然是上层阶级,不会说英语的必然是下层阶级;说英语的必然高高在上,不会说英语的必然低低在下。时间一长在殖民文化中形成了英语优越感,凡是说英语的高人一等,不会说英语的低人一等,日积月累,这种认知渗入到一些人的潜意识。

有记者曾经到过动乱中的香港采访,他说,你说普通话便会招来“翻白眼”,你一改说英语,“有几个孩子明显有个‘站好了认真听我说话’的微动作和微表情。眼也不翻了,背也变弯了,一口气听我说五句。真是醉了。”哈哈!这种感觉真让人陶醉,虽然我不会说英语,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我为了获得这种主人的感觉,也要好好学学英语。

有一次,遇到一位留学英伦的朋友,操着一口伦敦音。我问:“现在伦敦音是你们这些会说英语的人所追求的吧?”他说,伦敦音在英语里属于比较典雅的那种,有点“阳春白雪”的意思,现在时髦的是“美音”。原因呢?我没有问。其实很简单,英国衰落了,美国强大了,“美音”便成了时尚的英语腔调。如果你操着一口伦敦音,会给人古板保守的印象,如果操着一口流利的美音,再用它来讲说普世价值,那才是最时髦的。所谓的颜色革命,大多是美音蛊惑和煽动起来的。

但我想,这种陶醉一定是肤浅的,也是暂时的。根据发展规律来看,随着国家发展、民族强大、文明进步,我们的普通话必然会随之走向世界,成为最重要的语言之一,现在已经这样了,未来更是如此,我们完全不必“玻璃心”。只是那些小市民意识浓郁的无知青皮们,处于对本民族语言的无知和受奴化意识的影响,再加上狭隘自私的心理,幻想着高高在上的优越感的人,才有这种下意识的感觉,如泰航乘务员的行为便是。将自己能够说英语来获取优越感,那是多么可怜和无知!

国际航班上可以说英语,也可以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方言,因为这种地方是各种语言交汇的所在,乘务员不一定会各种语言,但必须有一种为操着各种语言的人提供无差别服务的职业精神,而国泰航空的空乘人员却以语言来归类人的三六九等,这不仅不符合中国的价值观,也不符合美国的价值观。这实在不是一两个乘务员的问题,而是企业文化所致,是那个地方小环境的问题。

近代以来,国人有着很深的崇洋心理,从崇拜洋鬼子,到崇拜二鬼子,再加上特有的那种下贱的瞧不起人的自傲心理,遂出现了国泰航空上演的这一幕。英语已经成为这些奴才们最后的一块精神大麻,也是这个地球上最后一摸殖民地的余晖!

如果我们将这些归罪于英语那就错了,语言是没有阶级性的,没有低贱的语言,只有愚蠢的类人。语言歧视说到底是身份歧视。英语很无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酒肉朋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