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数学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研究方案
(2018-08-17 15:53:33)《趣味数学在小学高段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课题研究方案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实验小学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现代教育从知识本位迈向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填满了学校生活的缝隙,知识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知识无限延伸,过度增长。老师们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很难把控,孩子们像一台台电脑,复制存储,而没有思辨能力。这种学习无疑是让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受阻。为改变当下一线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的这种困惑,结合我校校本研修的实施方案,我们意图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目的,对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开发适合本学段的趣味数学校本教材。力争达到教学内容的合理化、科学化、健全化。使老师有“本”可依,有“本”可参,让孩子的思维能得以真正的开发,进一步提升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本研究将主要以五、六年级数学教材为对象,研究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了解现阶段数学学科在老师、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价值。现用教材在老师、学生心目中的价值。前期调研,进行分析,使我们的研究实用、科学、有效的得以实施。
2.针对我校现有教材即人校本教材,组织课题组成员通过自学的方式研读教材,对比分析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等教材,将教学内容有效整合。
3.找到我校现有人教版教材对于思维训练的优势与不足,将各大版本教材取长补短。完善各个章节的教学内容。
4.结合我校五、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开发一套适合本学段的独立训练思维的辅助教材。
三、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主要从分析五、六年级数学现有教材的内涵及价值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对比各大版本教材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这些问题进行归因,进而期望对现有教材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为一线教师提供一套趣味数学的辅助教材。基于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途径,本课题主要通过以下一般科研方法获取信息。
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找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建立理论支撑。
2.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观察等方法,分阶段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为研究提供依据。
3.行动研究法:将高段数学校本课程有效地与实践相结合,反复实践反复整合完善。通过计划,实践,观察,反思四个步骤,在边实践边反思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反思、总结。
4.经验总结法:实验中及时积累研究资料,总结实验效果,在总结中改进提高,也为撰写研究成果奠定基础。
5.对比法:选择平行的班级进行对比,列出对比的专项,判断优劣得失,以便取得令人信服的成果。
四、研究的步骤
为了确保研究行动的顺利开展,我们制定了详细的研究计划:
准备阶段2018.4-2018.7
1.成立课题组,聘请有关专家担任指导。
2.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3.收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书籍,资料,提供理论支撑。
4.进行前期调查问卷,对调查结果进行整合,提出研究方案。
实施阶段2018.7-2019.6
1.制定实施阶段的研究方案。
2.制定调查方案及开展调查工作。
3.分析整理调查材料,撰写调查总结报告。
4.实施阶段研究情况小结。
总结阶段2018.6-2019.9
1.制定总结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查阅收集整理材料。
3.编写校本课程资料。
4.完成结题报告。
五、预期成果
1小学高段趣味数学实践与应用的案例及反思。
2.小学高段趣味数学实践研究的论文及课堂资源。
3.小学高段趣味数学实践研究报告。
4.小学高段趣味数学校本教材的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