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简报1—前路遥遥,不忘初心
(2016-01-05 22:06:38)
标签:
何萍杂谈 |
前路遥遥,不忘初心
化龙片区
不知不觉登上三尺讲台已两月有余,至今还记得第一次上讲台时的紧张与不安。如今,上课这么久,当初的“青涩”早已褪去,剩下的便只是如何全心全意上课了。
支教是我们累积教学经验的好机会。自己在这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两月中也学到了很多以前不通过实战难以学到的知识,之前的学习虽说有微格,有试讲,但是毕竟脱离真正的教学环境,没有真正的学生,再精彩的教学也毕竟只是虚的。通过支教这个平台,我们投入到真正的教学环境中才能了解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俗话用“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来形容有些职业的辛苦,虽说教师行业还远没达到这般程度,但是,自己在这两个月的教学中也逐渐发现,以前所谓的“当教师很容易”、“教师没什么压力”之类的话当真是胡说。教师上课之前的准备虽说用不上十年功,但是备课仍然是最费力的一环。还记得当初刚到支教学校带语文学科时的压力,没有整篇课文备课的经验,当时自己真是全无思路,课也是在很大的压力之下备的。在上第一节课之前的几天不停地熟悉自己的教案,因为心中没底,在上课之前也做了好几次的试讲,又问了同伴一些对自己上课的建议,改之又改,最后终于上了人生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节课,毕竟能力有限,结果不是很理想。但随着上课次数的增加,对如何备课趋于熟悉,也逐渐形成了自己上课的一套模式,所以之后的备课也渐渐没有了像刚开头时的那般吃力。教学上也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同时借鉴一些其他老师的经验,逐渐运用到自己的课堂中,自己的语文教学也没有像刚支教时那么让人失落。原来,真的是万事开头难,只要认真做,什么都会变的简单。
支教时日已过大半,在这趟支教之旅中收获颇多,除了自己在教学方面的进步外,看着这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自己就充满了满满的感动,这份见证他们成长的感动是任何收获都比不过的。还记得当初给我们班取班名时,苦思冥想了好久都没有一个自己非常满意的名字,最后借鉴古人取了“东沙翰林院”这个班名,也记得当初自己选择取这样的班名时在心里默默许下的决心:一定要将这些孩子培养成如翰林学士一般的优秀人才。虽然至如今,他们的改变并不是很多,自己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大、优秀,但我知道,努力了,终会有所改变。
任凭前路遥遥,只要勿忘初心,便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