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粉玲《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2016-02-15 10:05:51)
标签:
365 |
分类: 教学天地 |
《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p75---p77
2.教材地位及作用:
乘法口诀是表内乘、除法计算最基础的知识之一,对今后进一步学习乘法除法计算具有重要的作用。教材引导学生自己编制乘法口诀,在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促使学生不断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学情分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并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1-7的乘法口诀, 对编乘法口诀和用乘法求商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然而,由于8的乘法口诀,句数多、难度较大、容易混淆,学生对记忆口诀有一定的难度。另外,二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高,好动、爱说,为此,我精心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活动,以强化学生对口诀的理解与记忆,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逐步熟记口诀,并能用口诀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经历编制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能力;培养他们的简单推理以及发现规律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完成数学模 型的自主建构。因此,我十分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融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于一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 程中学习数学。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着“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的理念,我设计如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开始,我设计了口算练习,采用开火车游戏,背诵7的乘法口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新课的自信心。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层次: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每排站了多少人?有几个这样的一排?先让学生同桌互相说说,再指名回答。
2.编制口诀
课件演示一只小狗在数轴上跳动的情况,借助小动物跳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探究新知。
学生独立观察图意,思考教材的要求,四人小组讨论尝试完成书上自己能够完成的内容。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编8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学生在主动探索的过程中增长了智慧,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分析推理的力。
一只螃蟹(
(三)巩固 、拓展
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课堂达标对本节课知识进行了有效的检测。
(五)课堂小结
通过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再次重现本节课应掌握的知识,强化对应掌握的知识的理解。
这样板书设计,简洁明了,重点突出,很好的凸显了教学内容,便于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记忆,效果较好。
五、说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灵动地整合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努力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重视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营造可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