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娅《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2016-02-15 10:04:28)
标签:

365

分类: 教学天地

9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商州区第一小学    陈娅

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中第84页、85页的《9的乘法口诀》的第1课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9的乘法口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数学课本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最后一节的内容,它是学生充分学习和掌握了1—8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选用“赛龙舟”这种喜庆活动为背景教学“9的乘法口诀”,通过观察与推想得出连加结果,并用数轴的形式呈现,逐步提高抽象程度,使学生体会数轴上的一个点与一个数之间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教材没有给出完整的9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有意留出空白,让每一位学生通过完整写出9的乘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体会每一句口诀的来源,经历每一句口诀的形成过程,加深对口诀的理解和记忆。学好这部分内容,将会对学习表内除法、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等内容奠定坚实的基础。

说学情分析

学生对1—8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已经初步掌握了总结乘法口诀的方法,基本具备了自己总结乘法口诀的能力,有了一定的经验,学生对于编制乘法口诀兴趣很高,非常渴望自己编制9的乘法口诀,为学习9的乘法口诀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说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为:

知识与技能:
1.
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9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计算9的乘法。

2.通过学习,让学生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法,让学生 经历编制9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探索9的乘法口诀蕴涵的规律。

情感与价值观:

在编写口诀和探索9的乘法中的积的规律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得体验,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熟记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9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初步探索9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二、说教学方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采用创设情境、小组合作、情景迁移等策略进行教学。

三、说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片段:你听到了哪句乘法口诀?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9的乘法口诀!

2.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分组自主提出问题,并尝试列式。

4.交流汇报:连加或乘法。

我通过动动画片导入,激发学生的激情。并从熟悉的生活情境中,提取信息并提出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小组合作,编出口诀。

1.出示袋鼠跳格图:你能把连续加9的得数写在数轴下面的框里?

2. 小组合作,自编口诀。

1)讨论乘法算式的积。

2)组内自编9的乘法口诀。

3)根据9的乘法口诀写出对应的另一个乘法算式。

3.运用规律,记忆口诀。

1)找规律:

2)手指记忆法。

3)检查背诵。

通过小组合作,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编写9的乘法口诀,探究口诀中的规律,通过互相交流的过程中,碰撞智慧的火花,并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口诀。

 (三)巩固练习,内化知识

为了使学生切实掌握知识,深化9的乘法口诀的理解,我设计了几道由易到难的练习题,通过不同层面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既巩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价值,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回味体验,感悟成功

今天学习了9的乘法口诀,你都有哪些收获呢?你觉得这节课谁的表现最棒?你呢? 

四、说板书设计

9 的乘法口诀
        18   27   36   45   54   63     72     81

9×19      一九得九        1×9= 9       
      9×2
18     二九十八        2×9=18
      9×3
27     三九二十七      3×9=27
      9×4
36     四九三十六      4×9=36
      9×5
45     五九四十五      5×9=45
      9×6
54     六九五十四      6×9=54
      9×7
63     七九六十三      7×9=63
      9×8
72     八九七十二      8×9=72
      9×9
81     九九八十一

这样板书设计,既简洁明了,又重点突出,便于学生观察、比较、理解记忆,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说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灵动地整合了课堂教学的各个构成要素,努力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重视创设与学生相关的生活情境,重视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努力营造可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把主动权还给了学生,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实现了教学目标的 多元化,相信必将收到很好的实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