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依赖论#没有完全学会的提醒
(2024-01-17 06:04:26)
外孙女5岁睡觉前,非常认真地告诉我(外公):"明天去幼儿园,一定要提醒我,把书包里的一本书拿出来交给老师,这是老师布置的任务,怕忘了。"我:"放心吧,我一定记住。"说完后,又感觉不妥,如果她放心了,她还能自己记住吗?"不行!"对我自己说,又重新对她说:"如果没有忘,我就不提醒了,真忘了我再醒好吗?"她好像没有察觉到,这句话和刚才那句话的细微差别,很快点了点头。
第二天,一切和往常一样,我和她在熟悉地感觉引领下,完成下一个熟悉地感觉出现,言行又在感觉的控制下一个接一个有序地表现出来。不同的是,一个提醒就像一盏不断闪闪红灯出现了我的思维空间,提醒的内容就是她怕忘了的事。
我们拿上书包,骑上自行车前,提醒了一下她:"看,忘了带什么东西了吗?"她看了看书包,没有反应。这样的提醒是重复式,很难关联到那件事。到了幼儿园教室门口,我注视着她每一环节的动作,她先在门口换上室内鞋,把换下的鞋放在有自己名字的位置,在签到本上签到后,把笔盖好放进笔筒,又把笔筒盖好,把书包面上的小包拉链拉开,把联系本拿出来摆在桌子上规定的地方,把拉链拉上。看见她有序的动作一个紧接一个,我想,拿书给老师的信息还有缝隙能挤进去吗?肯定没有!
把书包放进柜子里前的几秒钟,我只有对她亮起提醒的红灯。我:"等一下,别忘了你昨晚拜托我的事。"她有了被刹车式的反应:"哦!忘了把书交给老师了。"一边说着一边打开书包,把书拿了出来交到老师手上。
她交给我的任务完成了,却有了另一件帮她完成对自己提醒成功的新任务,难啊!老师当天交给她的任务,害怕忘了让我第二天提醒她,说明老师交待任务后,她提醒自己记住的思维活动没有停止,一直在记忆内容排列的前沿边,提醒的有效时间在几个小时以内,即使没有提醒的信息出现,也能在睡觉前找我,提醒她明天别忘了老师交待的那件事。这样的提醒的思维形态休息一晚,就淡出了思维活动的序列,不奇怪的原因是她这样的记忆经历太少,我想有意识地通过生活的细节,让她多经历几次,也许情况发生变化。
事情就这么巧,从幼儿园回来她又带回来了功课,明天要交一个比较完整的空鸡蛋壳,费了很大劲才把空鸡蛋壳做好。我想把提醒的位置和她对换一下,她明天来提醒我,不要忘了带上老师布置的作业(空鸡蛋壳)。睡觉前我告诉她,不要忘了,明天出门前提醒我不要忘了带我和她共同完成的作业。
第二天早晨,我心里一直装着那件事,观察今天有没有变化。没想到她妈妈起床就要看昨天完成的空鸡蛋壳,这样一来等于提醒了她,如果出门前提醒了我,也不能算她成功地完成一夜前提醒自己的实现,这已经打折扣了。吃完早饭,我打开门提着书包,故意没有拿塑料袋装好的空鸡蛋壳,想看看她的反应,没有引起她的注意,有点着急我控制自己不用语言提示她想起昨晚我拜托她的事,只是把右手上的书包,左手上的水杯有意识地上下抖动一下,本想通过书包和水杯提示她还差不差什么东西。站一旁的外婆马上领悟了抖动的意思,随口就问她,还有什么东西忘了拿?她这下才明白了,大声说:"我和外公一起完成的作业,没有拿上。" 严格地讲,这次换位训练睡觉前提醒的内容,第二天自觉实现为行为,没有完全成功,唯一细微变化,最后的提示,上次是"别忘了你昨晚拜托我的事"这次是"还有什么东西忘了"这次比上次提示的范围要大的多,提示的人不是当事人,她对接出昨天想今天做的事,这是进步的变化,我找到了。这是一次没有完全学会的提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