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七:南宋景德镇湖田窑影青瓷刻花笠式碗

(2018-11-13 22:17:58)
标签:

瓷器

鉴赏

随笔

图片

分类: 宋代瓷器赏析

江西景德镇因瓷器而名扬天下,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http://s6/mw690/006bJJmQzy7paHfeQZLe5&690

根据乾隆年间《浮梁县志》卷十二中“新平冶陶,始于汉世”的记载,景德镇的烧陶应该是从汉代开始的,有着悠久的历史。

http://s13/mw690/006bJJmQzy7paHijDaY6c&690

汉以后经晋隋主要是烧制原始青瓷,从唐始到五代宋初,景德镇窑已经开始烧制瓷器。清代有一个叫蓝浦的人著有《景德镇陶录》一书,在卷五“历代陶录”一节中记载,说“陶窑,唐初器也,土惟白壤,体稍薄,色素润。”也就是说,唐初的陶窑器,白胎而薄,色素,这应该就是瓷器,外白应该是用的化妆土。清代又有记载“唐武德中,镇民陶玉者,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且贡于朝,于是昌南镇瓷名天下”,可见,从唐初开始,景德镇窑就开始烧白瓷,犹如“假玉”。1953年陶瓷考古专家陈万里曾在湘湖和湖田一带考察,发现不少青瓷和白瓷的瓷片。后来又有陶瓷专家在这一带发现烧窑遗址,出土不少青瓷及白瓷器物和碎片,器物底部有支烧痕。

到了五代至宋,景德镇制瓷技术已经成熟,规模不断扩大,质量也日渐提高,宋代时主要烧制青白瓷,独居特色。后经元明两朝,应烧制成功青花瓷器品种,加之不断创新,颜色釉、五彩、斗彩,百花齐放,使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享誉全球。

http://s10/mw690/006bJJmQzy7paHlsOU169&690

宋代景德镇窑主要烧制青白釉瓷器,这种瓷器釉色青中显白、白中泛青,介于青白之间,所以称“青白瓷”,晚清时又被称为“影青”,这种迷人的釉色区别于其它窑口,在宋代诸多窑瓷中独居特色。

宋代青白瓷的造型、工艺、装饰等都具有宋朝的时代特色,造型也是以瓶、罐、碗、盘、枕、盒、塑像、冥器等生活日用品和宗教、陪葬等器物为主;工艺和装饰也是以支烧、垫烧和刻花、印花、划花为主要手段。各个窑口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借鉴,形成了宋代瓷器的主要时代特征。

我今天推出的这件宋代湖田窑影青瓷碗,最值得称道的是它的纹饰。

这个碗的造型也是宋代流行的笠式碗,口大、碗矮、小圈足。碗的口部直径为20.8厘米,高6.3厘米,足径5.3厘米,口微撇,弧腹,圈足,用垫圈垫烧,在圈足内留下一个圈形黑色的烧糊状痕迹,这是宋代湖田窑青白瓷碗比较典型的工艺特征。碗内外施釉,釉层均匀,晶莹油润,有青白玉一样的质感,触手细腻,制作精美。圈足外墙施釉,而足内墙、底部不施釉,便于放置于圈状的垫子上来烧。

http://s1/mw690/006bJJmQzy7paHo6zsc50&690

这只碗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刻花纹饰。碗内所刻画的主题纹是婴戏花卉纹,工匠用极简的笔法来描绘主题,特别是婴儿,寥寥五笔,即完成表达。一笔画一个圈,就是婴孩的头;二三笔画两个小曲线,为婴孩的两只眼睛;再用飘逸的两根线条,表示婴孩的身体。用这五笔就完成了婴孩的刻画,其余也是用极其简练的线条刻画花卉,将两个婴孩融于花卉之间,而且下刀也很浅,纹饰若隐若现,将观者彷佛带到一个神秘的世界。

http://s6/mw690/006bJJmQzy7paHpZ5rff5&690

这种纹饰是宋代社会崇尚极简主义文化观念的高度概括性表达。

手捧这只影青瓷碗,有一种古代工匠与现代人相互穿越的感觉,彷佛时空颠倒,古代文明有着一种强烈的现代感,我们好像在同一个时空中与相距千年的宋代人在沟通交流,丝毫都不会有障碍;其审美习惯也好像在同一个时代,丝毫不显生疏!

真是让人无比惊叹!这个碗的珍贵之处正是这个极简主义纹饰的现代表达!

http://s2/mw690/006bJJmQzy7paHsSeel61&690
http://s4/mw690/006bJJmQzy7paHuUYpBe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