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八:北宋浙江越窑青瓷小执壶

(2018-11-23 21:28:26)
标签:

瓷器

鉴赏

随笔

图片

收藏

分类: 宋代瓷器赏析

浙江越窑青瓷的烧造历史悠久,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烧造原始青瓷,此后历经晋、隋、唐五代到北宋都有青瓷出品。

http://s4/mw690/006bJJmQzy7pqARSB5V23&690

越窑青瓷最为鼎盛的时期是五代和北宋早期,青瓷器比较成熟。到了北宋晚期,浙江龙泉窑创烧成熟,其莹润如玉的釉质,加上青翠欲滴的绿色更加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而釉色稍逊一筹的越窑青瓷就渐趋没落,为龙泉青瓷所替代了。

但越窑青瓷在北宋早期仍然是一个重要的窑口,其烧造的青瓷器也曾受到皇家的重视,据宋史记载,宋初吴越有钱氏大户在十年间向朝廷进贡越窑瓷器高达十七万件。记载了越窑瓷器曾经的辉煌。

http://s12/mw690/006bJJmQzy7pqAUslAf3b&690

今天推出的越窑青瓷小执壶应该是北宋早期作品,壶高12.7厘米,腹部直径8.5厘米,口径6.7厘米,颈部直径3.6厘米,底部圈足直径6.3厘米,器物虽小却是北宋越窑青瓷的经典之作。

执壶又可称为“注子”,是一种酒具,也就是一件小酒壶。其造型是宋代执壶比较典型的壶型的一种。劈口细颈弧腹,肩部前后分置一壶流和一壶把,流口与把都与壶口相平,腹部刻四条瓜棱纹,壶把刻竖条纹,底部圈足,整个器物虽然小,却小中见大,显得壮硕稳重。这种执壶的造型源于唐代执壶,具有唐代执壶的器型特点,但又有了改进。尤其是壶的圈足制作,对后世瓷器壶、瓶的制作具有深刻影响。

http://s8/mw690/006bJJmQzy7pqAYhMJV97&690

唐代执壶的底部一般为平底,无圈足,是为“饼底”;而这件小执壶摒弃这种制作,却有明显的挖足痕迹,而且挖足既深又带有明显旋痕。这种制作工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来的瓶、碗、壶、罐等,凡是圈足的制作,多数采用了这种挖足的方法。后世特别是到明清两朝,更加重视了修足工艺,精细的瓷器刀痕化净,可不见修足痕迹。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的官窑瓷器修足就相当讲究,根本看不到修足的痕迹。

http://s1/mw690/006bJJmQzy7pqB0ZBiUa0&690

这件小执壶施满釉,但圈足部分施釉不到底,这就又遗留着高古瓷施釉不到底的习惯。这件壶的胎质较粗,纹饰简单,釉色青而不翠,釉层较薄,制作也相对粗糙,但却有一种年代久远的沧桑感,有着迷人的古朴大气之美,是我国制瓷工艺历史过程的一个见证。

http://s10/mw690/006bJJmQzy7pqB2XFRT59&690

这件越窑青瓷小执壶,造型简朴,气韵端庄,小中见大,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北宋经典之作。

http://s3/mw690/006bJJmQzy7pqBOOjmyb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