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代名窑瓷器鉴赏之六:北宋黑釉供御款建窑兔毫盏

(2018-11-05 21:54:32)
标签:

瓷器

鉴赏

收藏

随笔

图片

分类: 宋代瓷器赏析

福建建窑黑釉兔毫盏是以北宋喜好斗茶之风而盛名。

http://s14/mw690/006bJJmQzy7oXUyRJbTcd&690

北宋的斗茶之风与宋徽宗的参与不无关系,皇帝有啥嗜好,官宦文人迎奉,必成社会之风,赵佶喜欢湖石观赏,送礼的石头遭打劫,为后人演绎成水浒的故事;而宋徽宗喜欢斗茶,却将福建民间的建窑黑瓷捧为名品,并传扬后世。宋徽宗喜欢斗茶,还著有《大观茶论》一书,将茶盏的高下予以评说,他认为“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也就是说茶盏要青黑的,有如兔毛一样才是上品。为喝茶还著书立说,可见宋徽宗是何等喜欢斗茶,真有当今文人之范。

http://s1/mw690/006bJJmQzy7oXUBxgc030&690

为什么要以青黑为上呢?这与北宋时的茶品有关。北宋时的茶是用刚发酵的茶饼,先将茶饼碾碎成沫状,倒入黑色的盏中,再用沸腾的开水来沏茶,沸水注入,水面上立即泛起一层白沫,以观赏这种白沫的形状之美。所谓“斗”,就是有比拼,看谁的白沫更多更有形状更好看。而要观察到白色的茶沫,当然以黑色的盏为好,黑白分明,再加上黑盏本身光滑晶莹、如丝如豪的纹理衬托,更能彰显其美感。所以,皇帝喜欢,北宋上流社会逢迎成风,对建窑需求大增,多地生产黑瓷。

以黑瓷盏喝茶是一件时尚之举,贵客待遇,人所著《宣和遗事》就有徽宗与蔡京以茶待客的追记:宣和二年,徽宗“又以惠山泉建溪异毫盏烹新贡太平嘉瑞茶赐蔡京饮之”,记述了徽宗赏赐蔡京饮茶,是用的“黑釉兔毫盏”为茶具,用的新上贡的“太平嘉瑞茶”冲泡,这是给了蔡京上客的待遇。

有徽宗皇帝的推崇,福建建窑黑釉兔豪盏就成为北宋时的一个著名窑口。流传至今也深得人们的喜爱。据说流散到日本的建窑黑釉瓷器不少,日本不少会所都有我国建窑黑釉瓷器藏品。

http://s8/mw690/006bJJmQzy7oXUEpSaHe7&690

今天我推出的这件黑釉瓷器叫:北宋建窑供御刻款黑釉兔毫盏。此盏直径12.2cm,高6.9cm,足径4.1cm。盏的造型规整,口部微撇型直口向下急收至圈足,口部挂釉很薄,犹如紫砂色,釉自口部向下流淌,形成犹如兔毫一样的丝状纹理,变化无常,丝丝条纹隐显于光亮如玉般的黑釉中,有其独特的美感。据资料介绍,兔毫形成的机理,是因为釉料中含有9%的铁元素,在高温作用下铁元素随着釉的流淌而浮到釉面,冷却时析出赤铁矿小晶体而成条状的兔毫纹理。

http://s10/mw690/006bJJmQzy7oXX3KfAl29&690

盏的制作并不精细,盏壁到圈足都有明显旋痕,这种圈足的挖足极浅,似乎是用一种刮刀旋转而成。足脊很宽,有小蹦。这个小蹦是卖家所为,当年为了说明是一件到代瓷器,他竟然用小刀敲掉一小块,证明这是老胎。我劝阻不及,非常可惜!但却也为我们敲开了一个窗口,可见其内胎为灰黑色的老胎,证明了它的年份不浅,是到代真品无疑!

http://s5/mw690/006bJJmQzy7oXX7tpGc84&690

这个盏还有更加令人赞叹的地方,就是圈足内有阴文楷书“供御”二字,字很随意,似乎是工匠用细木棍随手刻划而为。因为随意,倒显得更加自然,不做作。

http://s12/mw690/006bJJmQzy7oXUGuT4T7b&690
      

但是,就这随手刻划的两个字,却是这只兔毫盏的极其珍贵之处。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它给后人提供了这是“皇家御用”的信息,可以算是“官窑”了。二是有这两个字,使这只盏区别于其它造型、釉色、纹理相同的盏,无款的兔毫盏可遇,而这个带款的却无处可寻,存世量是绝对稀少的,定“一级”并不为过。当然这里说的是到代真品!

总之,这件兔毫盏是以其“供御”二字刻划款而名贵,成为极品!

http://s11/mw690/006bJJmQzy7oXULPHtgda&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