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碧云寺
近年复建的庐山碧云寺位于南山公路38千米处,海拔高度约为680米。旧志中少有碧云寺的记载,唯民国吴宗慈《庐山志》卷二记曰:“今由莲花庵西南行八里至碧云寺,寺已圮,仅存院墙及石门,门上有石刻'碧云寺'三字。圆通寺僧敬光言其开山僧为圆通分派,名明环,字大钟,年代沿革均无可考。‘’
位于半山腰的碧云寺,在庐山孤军抗战的过程中成了一个重要据点。《庐山续志》记载:碧云寺久圮,民国二十二年广智和尚重修新殿。。。二十七年夏,张发奎所统帅之国军。。。准备展开南浔线保卫战,于本庵曾派兵驻守,与驻庐山之保安团取得联系(当时驻庵军队番号有一五九师及九六师)。在孔家山血战一月,尸横遍地。嗣再转移阵地于马回岭。于是驻牯岭之江西省保安团第八纵队罗部三百余人来此接防。至二十八年三月,日军沿南浔线进攻南昌,庐山全部被敌包围,本庵遂成庐山孤军堡垒之一,凭险固守以打击敌人。至四月十八日晨,日军进占牯岭。下午,其前哨已抵桃花洞,离庵甚近。夜,庐山孤军大部在此集中,决定于深夜突围,杨遇春将军指挥所部由此下山。。。翌日,日军抵此,将广智新修之殿房全部焚毁。
今日站在这新起的琼台玉阁间,拥群山之环抱,任一涧之旁流,听千竹之摇曳,观万影之婆娑,尽享江山殊胜时,何能忘记我们先祖曾经饱受的蹂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