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掠影之十一【2018】---静心斋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静心斋原名镜清斋。在北海北岸,西邻天王殿。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建,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是皇家园林中仿江南园林的经典之作,它以叠石为主景,周围配以各种建筑,亭榭楼阁,小桥流水,叠石岩洞,幽雅宁静,布局巧妙,体现了我国北方庭院园林艺术的精华,是一座建筑别致、风格独特的"园中之园"。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修,形成现在的规模和格局。
静心斋又称乾隆小花园。园中殿堂华美,亭榭精巧,怪石争奇,小溪跌玉,游人置身园中,一步一景,其乐无穷。大园林中包含小园林,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的特征之一,被称为园中之园。
镜清斋是正殿,静心斋的主景区迎门而建,红栏曲廊,金碧辉煌,充满御苑景象。室内陈列的都是宫廷什物,如螺钿镶嵌的龙榻、炕桌和坐椅等。壁上挂着明代大画家仇十洲的《牧羊图》,慈禧太后亲笔画的《牡丹》等。殿前有一方池,池中立一太湖石。
焙茶坞是乾隆帝用于品茗休息的具有江南风格的茶室,焙茶是制作茶叶的一道工序,匾额是乾隆题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