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掠影之十二【2018】---五龙亭

标签:
旅游历史文化杂谈 |
五龙亭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清代屡有修葺,清代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拆除泰素殿,改建为五座亭子。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木制弧形桥改为石桥,並安装青石栏板、柱子。
五龙亭,中间亭子最大,称龙泽亭,重檐,下方上圆;左边两亭名为“澄祥”、“滋香”,澄祥亭为重檐,滋香亭为单檐;右边两亭名为“诵瑞”、“浮翠”,与左边相同。合称五龙亭。五亭皆为绿琉璃瓦顶,黄瓦剪边,檐下梁枋施小点金旋子彩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龙泽、滋香、浮翠三亭石岸下有单孔石桥一座,通向北岸,每座亭正面檐下各悬华带匾一方。
当年,龙泽亭是专供封建帝后们钓鱼、赏月、观焰火的地方,其余四亭是文武官员陪钓的地方。清人诗曰:“液池西北五龙亭,小艇穿花月满汀,酒渴正思吞碧海,闲寻陆羽话茶经。”
五龙亭伸入水中,由五间亭子组成,五亭俱为方形,前后错落布置。玉亭之间由桥与白玉石栏杆相连呈S形,如同巨龙,故称龙亭。
五龙亭三面环水,周围荷红柳绿、赏心悦目,清风徐来,笙管丝竹之音缭绕,成为皇家御苑盛夏时节的独特景致。隆冬寒风凛冽时,这里又成为皇家观冰嬉戏赏趣之地。
龙泽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