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真的能让自闭症/孤独症儿童学会社交吗?|幼儿园融合纪实

标签:
儿童自闭症/孤独症治教育特殊儿童教育北医幼儿园融合 |
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已走过63个春秋,践行超10年的融合教育。
在这段时间里,北医幼儿园总结出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与方法,以便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行融合。
《星宝蓝书包孤独症公益项目》发起的第一时间,北京大学医学部幼儿园的老师们希望尽一己之力,为星宝们助力加油:即使身处疫情期间,也要保证孩子的训练不掉队、成长不止步。
今天是《北医幼儿园星宝的融合教育个案分享》第五期,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帮助大家了解更多有关幼儿园的融合教育~
作者 / 北医幼儿园 詹晓钰
编辑 / 嗨脑仁
一、融合前的乐乐
在乐乐的融合教育过程中,干预的核心是提升乐乐的精细能力、大运动能力、社交能力、语言能力,初入园时,乐乐这几个方面的能力发展较为薄弱,不是非常均衡。
01 | 精细能力较弱
手部力量较弱,协调性、灵活性较弱,握笔、捏住筷子、使用剪刀等比较吃力。
02 | 大运动能力
四肢力量较好,但缺乏一定的协调性。比如,做操时,跟不上节奏——慢半拍,常会“动手不动脚”。
03 | 社交能力较弱
无主动性交往动机,对同伴发起的互动无反应。
04 | 语言能力
基本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语速较快,语言流畅性与逻辑性较弱。
结合PEP-3评估和日常观察,可以看出乐乐的语言表达能力、大肌肉发展能力以及模仿能力的发展都呈中度发展态势,但仍有欠缺。
二、融合中的乐乐
1.
每个学期末,老师会根据幼儿的能力评估报告来制定下个学期的一系列计划,包括学期计划、月计划和周计划,同时,会通过周观察记录表向家长及时反馈乐乐的干预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计划时,我们应该先从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开始,而不是孩子能力发展最薄弱的方面开始。
2.
01 | 融合干预
在这个环节中,我们会综合班级中普通幼儿年龄发展特点和有特殊需要儿童的能力发展水平,来设计出适合所有孩子的游戏。
【情景剖析:如何区分火车和地铁】
起初,乐乐在玩《开火车》游戏时,嘴里会嘟囔“上车的乘客,请往列车中部走”,他把地铁当成了火车。我决定让乐乐在游戏活动中去认识事物,同时也锻炼他的语言能力和社交能力。
在和班级小朋友进行游戏的过程中,由乐乐充当“火车司机”。他嘴里一嘟囔“上车的乘客请往车厢中部走”,班级中的其他小朋友就会开始讨论,认为乐乐应该是搞混火车和地铁了。
这时我会趁机提问,“你们觉得乐乐开的这个应该叫什么?”小朋友们开始说是地铁,但乐乐不乐意。
为了让他明白,我带着小朋友们观看一段地铁的视频,普教老师也细致地为乐乐讲解火车是什么样子,而地铁又是什么样子。慢慢地,乐乐逐渐产生了对“火车”和“地铁”的正确认识。
PRT的理论基础是ABA,更强调: 注重孩子的兴趣、 在自然环境下进行教学。一般用于提升幼儿的语言学习动力、共同注意力、主动交往、自我管理能力,培养良好行为等方面的能力。
要想提高干预的有效性,PRT干预的7大操作技巧不可缺席:
遵循孩子的兴趣,尊重孩子的选择;
提供明确的机会;
新旧技能或任务的穿插;
分享控制权;
运用有条件奖励的方法;
运用自然的奖励;
奖励孩子的合理努力。
【情景剖析:在游戏中学会“轮流”规则】
有一次,乐乐和另一个小朋友灵灵因为争表演区的游戏眼镜而发生矛盾,两个小朋友谁也不相让,乐乐虽然一句话也不说,但一直暗暗使劲抓着眼镜不放。
为引导幼儿处理社交情境,我会先跟灵灵沟通好,让她配合我。鼓励乐乐主动表达时,我告诉他,如果很想要这个眼镜则需要询问灵灵“能不能让我先戴一会儿,我戴完你再戴”。
在我的指导下,他能开口向灵灵表达自己的意愿了。这时,为了表达对乐乐表现的认可,我会说“乐乐,你真棒!你学会和小朋友轮流玩玩具啦……”。
这样,乐乐不仅学会了如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还学会了轮流规则。
(乐乐询问灵灵后先戴起眼镜)
02 | 个别干预
个训课程主要采用社交故事、观看社交小视频进行模仿演练,来锻炼乐乐的社交能力,减少乐乐在融合过程中出现的社交障碍。
【情景剖析:“自行车”社交小故事】
社交故事是指,根据孩子的社交弱项来编写小故事,带他共同理解故事的内容,教会他应对故事中的情境。
编写故事之前,我会先询问乐乐,想编写什么主题的故事,乐乐会告诉我自己很喜欢自行车,所以我会在编写故事的过程中提出关于自行车的一些问题来引导乐乐回答。如,“骑自行车时你开心吗”、“你愿意和谁骑自行车”等,以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提高精细能力:拧瓶盖、穿珠子、涂色板、描线、剪纸、夹豆子等;
提高大肌肉运动能力:走、跑、跳、平衡、攀爬、示范、模仿、大动作等;
提升语言能力:社交练习、绘本阅读与理解。
03 | 家园沟通
积极有效的家园沟通,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幼儿的能力,我会通过面对面交流、微信沟通、家长交流园地与家长沟通幼儿的干预情况,包括孩子所取得的进步和需要提高的方面,对此提出自己的一些家庭指导意见,来帮助家长更好地在家中对幼儿进行辅助和提升训练。
以下是我针对乐乐的能力特点为家长提出的一些指导性建议,各位家长也可以适当参考。
鼓励乐乐多进行跑、跳、钻、爬、攀登、投掷、拍球等活动,坚持多走路少坐车,以此来锻炼大肌肉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对于拍球、跳绳等技能性活动,家长应不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式地训练,而要循序渐进。
家长可以通过引导乐乐在日常生活中做一些小事如自己扣扣子、帮妈妈择菜等,也可以在家中和孩子一起动手,利用废旧材料做一些手工作品,其中裁剪的部分可以锻炼到幼儿的手部精细活动。
家长每天应该和幼儿有足够的交流时间,当交流到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时,应该多询问孩子对这件事情的想法。此外,可以鼓励孩子多阅读绘本,鼓励孩子向家人分享绘本故事。
家长应该为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让孩子体验到交往的乐趣,例如可以利用走亲戚、到朋友家做客,或者有客人来访时,鼓励孩子与他人勇敢接触和交流。
三、干预后,乐乐经历的成长
入园九个月后,通过中期能力评估发现,乐乐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进步,进步较大的是语言表达能力、大肌肉能力以及模仿能力。
入园一年多后,通过后期能力评估发现,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有十分明显的进步,各方面发展能力均在轻微以及恰当的范围之内。其中,幼儿对于动作以及视觉的模仿能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01 | 精细能力
手部力量有所加强,从无法有力抓握生活常用物品到能够灵活运用双手,协调性有所提升。
02 | 大运动能力
从四肢缺乏协调性到协调性增强。
03 | 社交能力
对同伴发起的互动从无反应到感兴趣,从无主动性交往的动机到能主动发起社交。
04 | 语言能力
从语速较快到会运用恰当的停顿,从语言流畅性与逻辑性较弱到能适当运用表示因果、连接性的词语,从混乱表达到语意清晰。
北大医疗脑健康儿童发展中心康复师:
乐乐从对社交信号无反应到愿意主动和其他小朋友互动、表达意愿,是家长、老师共同助力的结果,相信在未来,很多事情都会变得越来越好。
希望家长们始终保持对孩子们融合教育的信心和足够的耐心,即便身处疫情期间,也不要停止对孩子的训练。
后期,《星宝融合教育个案分享》系列将会持续进行,让我们一同为北医幼儿园老师的辛勤与努力点赞!
如果您对孩子的成长、幼儿园融合教育有任何疑问,或者您想借此机会感谢北医幼儿园的老师们,欢迎在文章底部留言,老师们将会为您倾情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