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2021-09-15 08:08:08)
标签:

风景

摄影

写景

游记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白居寺是江孜最重要、最著名的寺院。沿着宗山下的英雄广场一直前行,穿过加日郊古朴的藏式老街,就能看到那很有特色的白居塔。白居寺依山而建,东北西三面皆被山体包围,山势给寺院筑就了一道长长的围墙,寺庙矗立在一个小盆地中间,四周有些萧瑟,唯它还保有一些颜色,让背后的山不再有单调的颜色,寺庙外是一圈矮小的民居,世代守护在周围,再外围则是农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沿着寺庙游览路线进入,迎面既是措钦大殿,也是藏民们顶礼膜拜之地。大殿坐北朝南,共有三层,底层为经堂部分,殿门后为前室,右为护法神殿,左为一小佛殿。过前室为大经堂,大经堂之东为法王殿,西为金刚殿,东西配殿对称统一。大殿前有虔诚的藏民们三三两两聚集在一起,我脱去鞋子,走进大殿,经堂的正中供奉着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有八九米,据说是用一万多公斤黄铜铸成的。大经堂中部凸起天窗采光,比较幽暗,48根立柱上挂满了年代久远的丝织唐卡佛像,帷幡,四壁绘有精美的佛教壁画,感觉庄严而神圣。我默默的穿行在殿内,在昏暗的光影里,接受诸佛的审视。大经堂的后部为后殿,有8根立柱,供大菩提铜造佛像。殿堂内部的梁柱和外部的建筑装饰都从不同的侧面,生动地体现了藏族传统的建筑特色,以及佛教的装饰美学情趣。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措钦大殿的二层是道果殿和拉基大殿。道果殿为右佛堂,殿正中绘有高约三米的大型时轮曼陀罗壁画,后壁正中供金刚大持,两侧为萨迦派祖师像;拉基大殿是召开重要会议的场所,它的旁边是存放杂物的仓库。大经堂二层正中为天井部分,设有两佛堂,右为小经堂,左首南侧是第一层经堂,东北隅供弥勒佛大像的头部;大殿二层的东西配殿为泥塑罗汉堂,供奉着文殊菩萨和泥塑罗汉共二十多尊,形象逼真,造型神态各异,黑暗中的神祗,逾加神秘,无法直视。大殿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精美的古老壁画,因年代久远背景已经呈现出了暗沉的底色,更让我感觉到这座殿堂的庄严与神圣。转到略为明亮的廊外,清楚的看到更多壁画内容,就像走进了深奥的佛国世界。大殿的另一侧殿堂是一个幽暗的房间,墙壁绘满精美的坛城壁画,房间里最惹人注目的是那酥油灯火和悬挂在墙上的那些藏戏面具。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出大殿左侧广场,经过一面法轮墙就是白居塔,也叫十万佛塔,它是白居寺的重要标志。远远望去,措钦大殿与白居塔遥相辉映,相得益彰,层层收缩的塔体,覆钵式高大的塔刹,白色的塔身,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庄严醒目,美不胜收。仰望这座高大的佛塔,整个建筑呈莲花状,每一层的顶部则是红褐色,从建筑构造看,塔心为实心,每一层围廊构成环绕的转经路线,毗连的各佛堂之间相互独立,由下而上佛堂面积逐渐变小,最终直达塔顶。塔身五层以下,四面八角,六层以上,则呈圆形,逐层依次搭建,重重叠叠,形成一座巨大的佛塔,结构巧夺天工,气势恢宏。檐口处的藏式彩绘和明显带有汉地风格的斗拱装饰,与西藏特有的蓝天、佛塔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反差。这些巨大反差再次交融在一起,成就了令人惊讶的和谐之美,并将佛塔装扮的沉稳而又不失妖娆。佛塔最顶端那双庄严神秘的佛眼,无论你在哪个方向,佛总是在注视着你,意思很简单,无论你做恶事还是善事,都难逃法眼。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找到塔西边的入口,沿楼梯一层层盘旋向上,白居塔共有九层,高达三十米多,有七十多间佛殿、神龛和经堂。从二层开始,每层都有外走廊,沿着走廊有一间间有小佛殿,里面供奉的佛像各异。每间小佛殿四周布满色泽鲜艳的壁画,线条细腻流畅,据说绘有十万余尊佛像,囊括了西藏壁画几乎所能见到的题材,绘画手法大胆切夸张,构思严谨,且不拘一格。塔身楼梯非常窄,里面也没有人,有蒙尘的寂寞感,越往上走,越觉得震惊。每座佛殿里还供奉着千余尊泥、铜、金塑佛像,佛殿虽小,却千姿百态,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凡夫俗女,堪称微缩版的敦煌莫高窟。置身塔中,环顾四周,满眼皆是佛像,敬畏与虔诚之心由然而生。“十万佛塔”之称,当之无愧!边走边看,一层层,一间间拜访下来,虽然很疲惫但我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震撼。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跨进白居塔,似乎真的进入西天佛国,这里有着佛教界的一切佛和菩萨,原始苯教的图腾,红教、花教、白教、黄教的祖师及著名喇嘛分别有专门的经堂供奉。置身其间,菩萨慈祥的面容、关爱的神情,把虔诚的朝拜者一下子带入了清澈明亮、纤尘不染的超然境界,这里的壁画也让整座寺庙有了独到的艺术价值。白居塔精美脱俗,壁画和造像保存完好,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塔寺结合,相得益彰。那些优雅的壁画,壁画上的佛、菩萨和高僧大德的造型庄重典雅、简洁流畅、层次分明、色彩鲜亮,其技法娴熟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让我有种跨越时空之感,虽然有的壁画都泛黑了,有的墙开始剥落。可在我眼中,它们还是拥有不同的美,足以安抚每一个人。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圣地孤旅(七十一)白居寺,十万佛塔铸就的圣地


       走出白居塔,无论你站在何处,都能感受到白居塔曲折多变的外形轮廓,阶梯式收缩的五层塔座,覆钵式的塔瓶,以及渐次成梯形的“十三天”塔刹,不但形成了各建筑部分鲜明的对比,而且生动体现了一种建筑艺术的韵律感。站在塔下时我被它的气势所震撼,而到了塔顶瞬间又被它的宽广所折服,视野所望,江孜城尽收眼底,宗山城堡和佛塔遥相呼应,仿佛是一对美丽的姐妹花,远处的油菜花衬托着群山,更增添了一份异彩。

20218月脱稿于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