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那曲班戈县城北上,到棚沙厂村上S203省道继续向北行驶,在一个叉路口上S301省道,过色林错经扎木来拉如,在措折村上S205省道,沿着又黑又亮的柏油路,经杂琼,巴例到文布村。这条线穿越的是西藏最重要的一条自然与人文的分界带、交接带;北部就是羌塘高原,也就是所谓的“羌塘无人区”,是中国目前最大的荒野地区。这一带与其他地区相比,人类的干预最小,人类的足迹最少,在这一带行走,几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虽然路途坎坷,但阿里北线所展现的美丽和震撼让我义无反顾的走下去。汽车翻过一个垭口,眼前豁然一亮,这便是碧玉般的当穹错。当穹错几万年前和当惹雍错连在一起,随着水位降落,变成了两个独立的湖,而在地质上依然一体,同属四面群山封闭的当惹雍错湖盆区,湖畔就是文布乡。




文布北村和文布南村统称为文布乡,属于那曲尼玛县。文布村被一条沟壑分成南北两部分,很多远道而来的旅行者到了文布北村后不再往前,匆匆错过文布南村,白白浪费了长途奔波,不免是一个遗憾。而文布南村才是精华所在,他还在时光长河里执拗的自我着。这里海拔4658米,人迹罕至,有种与世隔绝的静谧。辽阔的圣湖当惹雍措和达尔果神山,毫无保留地在山村间辅展开来。这里有藏北高原罕见的青稞和芫根地,有覆盖峡谷的红柳及灌木丛。这里有深邃的年龄,有无穷的传说。无论是匆匆的过客还是停歇的游人,总会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震撼,更会被旖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来过这里的人,不但能领略到神山圣湖的雄伟壮美,更能感受到远古象雄文明的点点滴滴。




文布南村依湖而建,使得村里每户人家都成为绝好的观景房。村里民居建筑紧凑,房子大多采用石头和泥土夯建而成,一条土路贯穿村落,路两侧是民居,排列得井然有序。村里有座房屋外观与其他房子相似,一进到屋中,则处处是地道与暗室。这些地道与暗室全是用石头砌成,主人说这些建筑年代已经很久远了,考古专家说这是象雄文明时代的建筑物。村后山上的转经塔、玛尼堆,是村民每天去造访的地方。随意在村子里走走看看,处处渗透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越看越喜欢这个简朴传统的小村庄。每天清晨,村里的高音喇叭,播放着念经的福音;夕阳的余晖下,总会看到很多人穿着藏装,围着湖慢悠悠地转圈。千百年来,香客沿湖踏出了一条时而平缓,时而陡峭的的欢呼小道,村民们享受着外界难以体会到的宁静。




文布南村,广袤藏北一个神奇的小村庄,一个深处游牧地带的农耕部落,他有着我们熟悉的社会模式和群体味道。地理位置虽然有些偏僻,但从自然环境及人文方面来看,却又是一处极佳的所在地。村庄就在当惹雍错旁边,圣湖的旁边就是鬼湖当穹措。站在山上,望着当惹雍措湖,身心都好舒服。遥想当年,古象雄王国就在这片地域,发布出一条条政令,使王国的子民们能够有一个生存的家园,有一个繁衍生息的地方。这里是他们的家,也是他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的基石。直到今天,古象雄王国的遗迹依然在这里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有这么一段经典的话:“到了阿里不到文布,是你生命中最可惜的一个缺;到了文布不徒步象雄,是你生命中最过分的一个错。爱他,带他去象雄吧,让那美景融化他;恨他,带他去象雄吧,让那美景毒死他”!




文部南的穷宗山上,有一片散落的废墟遗址,这便是曾经的象雄古国王宫和苯教最早的寺庙,他们曾统领着极为辽阔的疆域,是青藏高原最早的文明中心。琼宗距离文布村有二十五公里左右的路程,步行最少要走三个小时才能到达。我搭村里藏民的摩托车前往,半山腰处留存着无数的残墙断壁,规模比较宏大,当我看着这残墙断壁时,仿佛感到他曾经的雄伟庞大。废墟遗址被称为是象雄的都城之地,如今留下了许多千古之迷。遗址距今有1600多年,古老的象雄曾经一度拥有西藏北部和西部为中心的辽阔地域,它有极高的文明程度,它不仅有自己独特的象雄文,而且还是西藏本土宗教的发源地,甚至它对后来的苏毗、吐蕃王朝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遗址处没有洞穴,没有藏族笨教贯有的壁画或图騰。后藏阿里也不像川西青海甘肃云南西藏交界地,对藏传佛教那么狂热,遗址的香火,经幡也不是很盛行夸张。稀疏的经幡被当惹雍措湖面长年乱起的大风吹的呼呼作响,好像昭示来客,这是远古象雄的盛事佛缘。一个小屋便是活佛诵经的房子,仅十来平米,菩萨沿石壁供上,菩萨正面便是活佛打坐习佛的坐台,夜里也睡在这里,仅一平米左右空地可供香客就地而坐。我探头进去,比划手式要进去,修行闭关的活佛点头伸手表示请进,进去后盘腿而坐。活佛一直诵经,我也没有问话打扰,静听那听不懂的唱经。我示意给活佛拍照,他点头同意,然后在非常昏暗的场景下拍了两张佛事照片。




文布南村对于我仅仅是一个驿站,用他温暖的气息包裹着荒原里疲惫的躯体。在这个村庄里时间的分、秒维度仿佛失去了意义,生存和发展都具象为一个个具体事例,劳作、放牧、念经、修行,物欲成为了一个抽象概念。壮美的自然风景,艰苦的生存环境,只是为了一次次磨炼纯粹的信仰,在这个环境里沉下来,静下来。随着阿里北线旅游的不断开发,村里有了网络,有了旅馆,通往外界的公路也在修缮,商业化的冲击不可避免;随着人类脚步的不停扩张,小到这个村庄,大到整个阿里,以后何去何从,谁也不清楚,但我却保持乐观,因为,西藏有信仰。
2021年6月脱稿于那曲班戈县四季富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