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执意去比尔乡,并不是对那里景致的向往,而是对那座大山里依旧贫穷的孩子们的牵挂和惦念。出租车缓慢的行驶在蜿蜒的盘山公路上,穿过山林,越过田野,在大山的清新里兜兜转转。阴沉的天气,飘落着零星小雨,尽管昭觉县城距离比尔乡只有三十几公里,远山的路孤寂悠长,杳无人踪。车到山脚下要翻一座陡峭的泥土山路进村,由于路况极差,担心下雨会打滑,我们下车步行一个小时上山。洛呷村三面环山,环境清秀,山地里生长着玉米、土豆等农作物。村子边缘悬浮着一层淡淡的松烟。浓的,淡的烟雾伴随着山顶缕缕炊烟、弥遏在山峰峡谷,洛呷村在雾帐的笼罩下,更显出一种朦胧的美。





走进洛呷村,到处都是牛羊粪,村民院子里也是牛羊粪和泥巴,孩子们都是赤着脚,因为那里的泥巴太泥泞,穿鞋根本不能行走。条件适当好点的孩子,会有一双高筒雨鞋,可大热天,穿着高筒雨鞋,里面的温度对脚丫子来说,那也是受罪,所以他们都是光着脚。农舍大都是土墙,简易的木板门,泥地,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没有电器,床铺在角落里稍稍垫高一点,顶上架着一堆过冬或烧煮用的干柴火。床前堆着包装的玉米袋,箩筐里是每天要吃的土豆。一只电灯照不全四周,借着门口进来的自然光才看清孩子们的脸。凌乱的院子里,小姑娘前面抱一个,后面背一个,大带小,小带更小,衣衫褴褛,目光渴望。秋风瑟瑟,孩子们衣衫单薄,光着脚或穿着破烂的塑料拖鞋,挂着浓浓的鼻涕,当看到这一张张揪心的脸,实在让人心酸。



这里物质匮乏,近乎闭塞的环境几乎与世隔绝,这里的人们生活极其艰苦,孩子们上学需要走十几里的山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长期的贫困困扰着这里,也阻碍着孩子们读书受教育的机会。孩子们热爱学习,她们也想读书有一个好成绩,将来考上大学,走出大山,去看外面精彩的世界。放学后,孩子们第一件事情还是做作业,由于家里光线过于昏暗,大部分的孩子都选择露天做作业。大人们忙于自己的事情,孩子们的各种启蒙和应有的照顾几乎很少,过早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身心遭受严重摧残,孤儿失学、辍学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



土豆是这里的特产,孩子们终日以土豆为食,没有任何烹饪手段,放在火里烤熟了就可以食用,严重缺乏食物和营养,基本生活没有保障;疾病时常侵扰儿童,却无钱医治。孩子们从小品德很好,懂得尊老爱幼,懂得替父母分忧。她们不怕吃苦,没有城里女孩们那种娇贵,有些力气活儿她们也能做。村里很多小女孩,小小的年纪就成为了家里的劳动力,干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孩子们从很小就开始学着大人生活的样子来装扮自己,而且过早承担家庭重担。七八岁的孩子就开始负责照顾弟弟妹妹;干活,背肥、砍柴、放牛、打猪草、饲养牲畜等等。由于处境特殊,孤儿的心理容易孤僻、敏感、自闭、早熟。有些孩子甚至还因为父母的问题,而不得不肩负起一家老老少少的生活。



村里没有什么娱乐的地方,孩子们除了看山还是看山。他们最好的玩具,就是自己用树枝和橡皮筋做的弹弓,这也是十几岁孩子才有的玩具,吸引着那些小不点,围着他们团团转。他们平时在一些倒塌的土墙边玩躲猫猫,玩石子,累了就地一躺,饿了爬起来回家。望着那远去的小小背影,心里有许多酸楚。那期盼的眼神令我久久不能忘怀。他们的纯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让我不自觉地穿越回了童年。都说儿童是未来的希望,在这里,层峦围堵的大凉山深处,我的心,只是感受到了闭塞和苦难。我喜欢他们,我所能做的只是最原始地记录。一张张腼腆稚嫩的笑脸,一定会有触及到你内心柔软的那一张。虽然这里很贫穷很落后,在孩子们的心里,生活的艰辛也许过早地留下了烙印。但能感觉到,他们的童年也是快乐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别人难以经历的过往,成为自己往后的记忆,这种人生历练,也许就是他们成长的动力。但我还是希望几年后能看到他们整洁的家园,能看到他们穿戴干净的衣服,能看到他们红扑扑的脸蛋,我想这些都能看到的。



行走在昭觉县,除了震撼还是震撼,这种震撼不是来源于土地的贫瘠,也不是来源于他们的贫穷,更多的是来源于童真无邪的儿童,来源于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生活对他们来说,还没有好与不好之分,他们无需为生活着想,只要带好自己的弟妹就行;环境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要能撒开脚丫,四处奔跑就行。因为他们还很小,小得连自己鼻涕都擦不了,还要为弟弟妹妹擦鼻涕;他们还很小,还要背着弟弟妹妹出来玩;他们小得连自己几岁都不知道,却知道把别人给的一块糖,剥开给弟弟妹妹吃。我多少次想为他们擦一把鼻涕,拭去脸上的泥污,也多少次想为他们的小手,洗去那不该有的黑污,也多少次想为他们掸去衣服上粘满的污垢。每当看到那油污的脸蛋,绽开灿烂的笑容,心为他们幸福,每当看到他们,在泥巴地上快乐的玩耍,心为他们祈祷,每当看到他们,虽穿着破旧的衣服,迎风而跑,心里为他们祝福,希望他们的明天更快乐。



来到昭觉县,让我在这里找到久违的感动,而感动我的则是孩子们脸上发自内心的笑声,这是在大凉山上捕捉的最感人最深情的画面。尽管她们的日子过得很拮据,但欢笑却从未停止过。或许在我们眼中,她们是可怜,是贫穷的,但快乐这个东西跟钱真没多大关系。都说童年是人生中最宝贵的一笔财富,童年无论是贫穷的还是富有,在日复一日的岁月里它都会成为生命中最诱人的磁场。如今许多人会看到他们的贫穷和艰苦,却往往忽略了最重要的东西,那就是那份难得的淳朴和善良,以及对故土的留恋和坚守。
2019年7月脱稿于西昌州普格县新建北路螺髻山温泉山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