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布拖,凉山彝族自治州东南部测克山下的半农半牧县,境内山川壮丽,风光秀美,汹涌的金沙江与云南省巧家县隔江相望。布拖的火把节,内容丰富、场面壮观、民族特色浓郁,是一个消灾除祸、祈祷丰收、畅叙爱情的盛大节日。布拖的火把节原始而古朴,原生态和典型性特征明显,美丽的服饰、华丽的彝族银饰、多姿多彩的民间歌舞等民族风情,集中展现了彝族火把文化之精髓。彝族是一个崇拜火的民族,祖祖辈辈崇火、尚火的彝族先民认为火是生命的起点,也是生命的终结。作为彝族火把节的发源地,布拖人民也将彝族火文化最原始的内容延续到了当今,他们对火有特殊的认识和感情,于是有了敬火、护火的各种民俗。





雨后的布拖县城特木里镇,空气清新,道路两旁的建筑彰显着浓郁的彝族风情,不禁让人眼前一亮。街道上人声鼎沸,身着盛装的孩子们、小伙子行走在路上,姑娘打着黄油布伞,约着亲朋好友前往火把节会场,犹如一道道流动的风景线。我拿起相机跟在这些盛装的人们后面,一路来到了早已人山人海的火把节会场。阿妈们把自己的女儿打扮的漂漂亮亮,成为火把节会场看台上的靓丽风景。彝族男女都喜欢披一件披毡或是“擦耳瓦",它们形似斗蓬,用羊毛织成,“擦尔瓦”长至膝盖之下,下端缀有毛穗子,制作一条擦尔瓦,往往要用几个月时间,堪称凉山彝家服饰象征。那些看上去都是彩衣长裙加擦尔瓦,但是细看却都各有不同。这些款式多姿多彩,风格独具的服饰,带着浓厚的地域色彩,琳琅满目,各具特色。红、黄、绿、橙、粉等各种灿烂夺目的美,有的做成了镶边或绣花的大襟右衽上衣,有的做成了围腰,还在上面绣着光彩夺目的花边,而更惊心动魄的是戴着银饰的女子们。





阳光穿过测克山脊,把整个火把节会场映照得一片金黄,开幕式大型团体演出开始了。我们远远的看着会场内,听着歌手们的演唱,那一句句,一声声,有的响彻云霄,有的清脆悠远,响遏行云,余音绕梁。有的还大声的喝着歌谣,虽然听不懂,却能分辨出那份愉悦。会场周围空气中飘浮着火的味道,耳朵里听着彝家的歌谣。随着一阵悠扬的音乐响起,一个个撑着黄绸伞,身穿各色鲜艳民族服饰的彝族女孩,列着长长的队伍,从会场的四个方向鱼贯而入,最后组成了一个个由红、绿、蓝、紫等不同颜色组成的圆圈。在不断变化的音乐中,黄绸伞在女孩手中或上或侧地旋转着。随着音乐节奏的变化,一把把黄绸伞最后变成了一个个金光耀眼的光环。在布拖,黄绸伞既是挡雨遮阳的日常用具,同时也是女孩随身必带的饰物。火把节期间,无论是走在大街或小巷,或山上、坡下、田野、江边,黄绸伞似乎永远是低头不见、抬头必见的一道风景。它就像是一个个美丽符号,如影随形地在每一个彝族女孩的身边,刺激着人们的感官视觉。据说,布拖过去是没有黄绸伞的,人们挡雨都是靠身上的蓑衣。上世纪70年代,县区供销社偶然进了一批其他地方滞销的黄绸伞,出乎意料的是酷爱黑色的布拖彝族,竟然对黄灿灿的雨伞情有独钟,一时间,黄绸伞成为了布拖人竞相购买的紧俏物品。女孩都以能拥有一把黄绸伞为时髦,久而久之,黄绸伞也就成为布拖女孩们必备的饰品。





开幕式结束,人们还聚在会场上喝酒聊天,卖瓜子糖果冰棍的孩子们,在人群里穿来穿去,工作人员在为夜晚的点火仪式作准备。夕阳渐渐西下,广场内黄绸伞依然在飞旋。晚风吹来,山坡上炊烟袅袅,大片大片的向日葵迎风摇摆。静静地在乱石坡上牧牛的几位彝族人,如同一幅被定格在黄昏之中的油画,显得是那么的恬淡而又安宁。当第一只火把从火把会场北边的山顶上燃起时,布拖火把节的高潮来临了。成千上万的男女老幼,从大街小巷、村里村外、田间地头和山上山腰出发,挥舞着手中的火把,欢呼着、雀跃着。火把如同星星点灯,又似星火燎原,仿佛是一眨眼的工夫,点点的星火已汇成了几条火龙,从三个方向顺坡而下,所到之处,不时有新的火把加入。火龙越游越大,越来越长,最后汇聚到火把节会场。人们屏住呼吸,等待那激动人心的一刻的到来,等待巨大火焰的升起。堆放在火把节会场内的火把堆被点燃了,腾空而起的火,夹杂着火星,直冲天空。与此同时,欢快的音乐响起,四周坐着的彝家人都跳了起来,冲向会场,拉着手,围着火堆跳起了舞。孩子们手中的火把也点燃了,在空中随意扭动着,划出一道道痕迹,流光溢彩。这是火的海洋,火的世界,这是亲情的火把、爱情的火把、欢乐的火把、幸福的火把,都燃起来,燃出精彩、点亮梦想。




一个个身着节日盛装的彝族男女老少,高喊祈祷语、祝福语,边跳边唱,围着火把欢呼,载歌载舞,展示了古朴的彝族风情和传统的彝族文化。熊熊篝火,映红了大半个天空,欢呼声四起,那大红的裙子激情翻飞,人们跳啊,唱啊,笑啊,累了,大碗喝着酒,大块吃着肉,之后又跳啊,唱啊,笑啊,狂欢到天亮。从一阵阵的欢呼声中以及一个个被火把映得通红的身影中,我们感受到她们的那份快乐与幸福。对于她们来说,今夜是不眠的。而对于我们来说,今夜是难忘的,我们第一次亲眼目睹盛况,震撼不已的我早已忘记了自己,跟着彝家少女少年们一起唱啊跳啊,不知疲惫,忘记时间,眼中的那一丛火,是汉彝一家亲,是日渐繁荣的大凉山,是彝家的希望与未来。
2019年7月脱稿于西昌州布拖县普提下街道君临凯大酒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