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2018-10-24 06:18:18)
标签:

街拍

游记

杂谈

分类: 旅行影迹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一提到棒棒军,自然就能想到重庆,这已成为具有标志性的重庆地域文化。每一座城市在发展中都会产生一些特殊的劳动群体,这些打上独特烙印的经济活动群体,有些随着时代的变迁,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有些则随着时间的沉淀,给人们留下了难以更改的品牌印象。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经济到来之后,随着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劳动力供给方式的转型,重庆街头看到的棒棒军越来越少了,不一样的山城棒棒军,棒棒军公司正以符合时代潮流的方式,继续焕发青春。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棒棒军并没有消失,他们的阵地只是从以前的站街招揽生意,转移到了网络上、手机上接单。这个群体被互联网思维激活,一些棒棒军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借助新的经济手段重获新生,让这个消失在人们视线里很久的名词,又重获新生,山城烙印与新经济碰撞出新的火花,刷新着人们的认知。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在重庆,棒棒军和美女、火锅店一样知名。山城坡陡难行,棒棒军靠着一根竹杠和麻绳,扛起货物,穿梭在大街小巷,为人们提供方便。这个群体数量庞大,是重庆市进城务工农民从事人数最多的工种之一。棒棒军大多抱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来到这座城市。靠着一根竹杠,一双肩膀,穿街走巷,爬坡上坎,在肩挑背磨中创造自己的价值。我对山城的棒棒军,早先就有所了解,所以对他们的形象映入眼帘,本来有着十足的准备。可真正与他们面对面擦身而过的时候,还是被震撼了。衣着朴素的棒棒军,他们是山城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最朴实的劳动大军中的一员。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山城的棒棒军,有韧性,有坚守,有困惑,也有梦想。他们逐渐成为重庆特有的文化名片,也是劳动者精神的现实体现。一根竹杠,两节绳子,一身蛮力,用这种成本最低的方式谋生。棒棒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很好地体现了重庆的码头文化。有人这样评价重庆棒棒军:凭借一根棒棒谋求全家生活,这是一种地位不高,但是极有骨气的生存方式,是那些憨厚老实的农民兄弟不甘贫穷的一种积极态度。这些大多从农村来到都市里的棒棒们,作为顽强乐观、吃苦耐劳的社会群体,已经成为山城独有的精神力量。祖辈、父辈身上凝聚的负重前行的精神,也理应在整个社会中传承和发扬。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汽车在山城随处可见,哪怕是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亦可见车子驶过的身影,但并不妨碍棒棒们用独特的身姿为城市涂抹上别样的色彩。在解放碑、磁器口、在朝天门,他们懒散地三五成群地扎堆儿闲坐,以一种最简约的姿态扫描着这座城市。对于很多重庆人来说,提起棒棒军,脑海中依然会响起一个音调起伏、韵味悠长的声音。今天我又看到了,看到了这些牵引和影响着山城的棒棒军,他们双手紧握着竹杠,静静地等待着生意的到来。我望着他们头发被汗水浸透,那发丝像秋天萧条的树条横七竖八的摊在头皮上,远远的就能闻到一股汗的味道。我试着靠近,在这二三米的距离里我看到了棒棒的真实生活。他们那暗黄的额头被凹陷的皱纹霸占着,汗珠在消瘦的脸颊一股脑地滚落。一根竹杠,一身迷彩,一双胶鞋,一张脉络分明的脸,是一个棒棒的标配。关节处深凸,瘦弱却浑身是劲。条条青筋如枯树枝般绽出,涨红的脸滴出血一般的汗珠,纷纷扬扬洒落一地,这是一个好棒棒的模样。棒棒们在雾中穿行、闪现,转眼又消失,竹杠扛在他们的肩上,仿佛承受了世界的重担。绿色的麻绳系在粗糙干裂的竹杠上,仰头向你缓缓走来,沉默得像一座小山。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重庆地形变化多端,起伏不定,说是高原,实则忽平忽峭,忽高忽低。棒棒们在笼着雾气的山城中穿行,显得额外卖力。他们的青筋绽得更粗更凸,仿佛可用筷子挑出;汗珠洒得更密更快,衣服上泛起层层盐花;皮肤长期被风吃雨淋,被太阳暴晒得粗糙黝黑。但是他们挑起竹杠,挺直腰杆,便继续大踏步迈去。闲下来时,棒棒们再次隐匿在雾中,他们或摆着龙门阵,或在街角围拢打牌,或蹲在梯坎上,望着来往的商船和行人,默默地点上一支烟,烟雾弥漫,混进浓雾中,将他们笼罩。随着物流业的兴起,多数棒棒军转行了,偶尔见到一两个,坐在整齐的大理石台阶上打着瞌睡,他们把扁担倚在胸前,却好似承受不住了,身子向后仰着,转头盯着游轮与过客,缓缓从口袋中掏出一根烟点上。吐出的一个个烟圈,很快地包裹住了他。烟雾缭绕中,他们看到了往日红火的生意,看到了往日雄壮的身姿,听到街角打牌的嬉笑。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渝摄无界(四)棒棒军回来了

       我站在他的后面,看着他们张开圆规式的双腿,暗蓝的裤脚还残留着泥土和汗渍。他们慢慢地弯下腰去,就在那一刹间我听到骨骼里发出的咯吱声响。高高的脊背虽然有衣服遮掩,但是我却能清晰地看到一节一节的背骨。行李在他们的肩上挑起,在他们的大手下摇晃着的行李渐渐平稳下来。我看着那黝黑的双手,隆起的血管在皮肤的包裹下竟像欲喷发的火山。黝黑的手背只留下岁月打磨下的裂痕,没有一丝血丝,恰似家里堆放的枯木一般。他们行走在繁华的车水马龙间,他们的肩上承载过无数人的欢喜和幸福,他们得到的虽只是微薄的收入,但是他们却成为了重庆最美的风景。山城棒棒,我为你们的淳朴勤劳而感动,我为你们在风雨里挑起的无数份力重量而感动。是你们挑起了重庆的脊梁,是你们让我懂得重庆人的幸福。

                                                                                         20189月脱稿于重庆雾都宾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