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车准时到达嘉峪关南车站,随着熙熙攘攘的人流走出站口。嘉峪关并不大,但在平坦的千里戈壁上犹显雄伟高大,往东是蜿蜒而去的长城,向西是茫茫的戈壁荒漠,兰新铁路和公路就从脚下穿过,长长的铁路巨龙般西行,一辆高铁仿佛穿越几千年的时间隧道呼啸而来,从长城旁呼啸而过,在新丝绸之路上驶向了古代的大秦和古罗马方向。这就是我们熟知的号称“天下第一关”的嘉峪关市,古代属于边塞要地,有丝路咽喉、丝路重镇之称,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仲夏的嘉峪关,处处都流溢出古朴苍拙,太阳直白得近乎无情,把凉州大地所有的雾纱剥除得一裸无遗。


市中心的雄关广场透出丝路重镇的端庄质朴、厚重古雅。作为一座工业和旅游城市,嘉峪关的市容市貌很令人赏心悦目,抬头穿过嫩绿枝条的是一片纯蓝的天空,低头是很整洁清新花红草绿的街道。被称为“雄关之光”的不锈钢雕塑高耸入云,成为嘉峪关的城市标志。广场周边一条浮雕墙演绎着丝绸之路的繁华往事,昭示着这座城市的幸福与和谐。漫步在嘉峪关的街道上,你会看到道路宽、花草艳、树成荫,迎宾湖和东湖岸边,垂柳成林,芦苇茂密,水波荡漾,一望无际,犹如走在了美丽的西子湖畔,使你感受不到这座美丽的城市处在大西北茫茫戈壁滩上,倒是你会感觉如同走在了四季如春的海滨城市。



干净的马路上,晒着已经不是很烤人的太阳,偶尔有一点微风吹过,还真的感觉很惬意。周边的高楼及其它景物十分敞亮,宽阔整洁的马路车来人往,高大簇新的住宅小区错落有致,大街小巷里,已经深深融进葡萄美酒夜光杯的味道,大大小小的湖泊,像十几面梳妆镜,照出嘉峪关俏丽的新颜。祁连雪山倒映在蔚蓝色的湖水里,荡漾出一幅幅蓝白相间的丝绸布景,一不留神,街上的行人仿佛回到了六百多年的明朝,成了布景中的画。观望四周猛然发现,这大漠戈壁的腹地,依然是一座繁华、发达的现代化城市。马路比北京的长安街窄不了多少,这个城市走到之处都是给人以干净整洁的印象。嘉峪关是座移民城市,城市中的居民大多来自天南海北,嘉峪关也是个很年轻,很时尚的城市,人们的文化素质也普遍较高,是个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工业、旅游城市。



这是一处挺立在大漠戈壁中古老的关防要隘。站在嘉峪关城楼上,面对空旷的戈壁和肃穆的祁连山,你的心会是沧桑而凝重的,当年撕杀征战的铁骑、南来北往的商旅,都随着岁月流逝远去了,只留下这么一座孤零零的城楼,象个苍老的战士,聆听着远去的鼓角和战马的嘶鸣。嘉峪关作为战争防御的功能和军事意义已经失去,今天,他被作为一个历史的古迹保存下来,静静的矗立在戈壁上,连接着历史和过去,吸引着游人来此唏嘘凭吊。随着风沙的剥蚀,古老的长城逐渐倒塌毁坏,留下断断续续的残垣断壁在戈壁滩上,只有这座关楼依然完好的保存下来,在兰色的天幕下,孤零零的矗立在祁连山脚下。


落日灼红了整个戈壁滩,天净得像一块蓝布,没有一丝云彩。夕阳尚未落尽,嘉峪关一身古铜色,生生摆出一副威武刚猛铁壁铜关的气势。路灯斜斜地照过来,像一面面城墙垛的切面,长城的气韵铺展在街巷的深处。青砖缝里散发出一种潮湿的水乡的味道,那是丝绸散发出来的桑麻的清香。嘉峪关人的生活里,丝绸的味道已经很浓很浓了。夜晚,从夜市的小巷走过,各种小吃的香味仿佛从远古传来,飘散着历史的气息。走在小巷的深处,闻得见炊烟的味道。随意走进一家小店,相框里翘着尾巴的驼绒小鸟不住地啄着地上的米粒,墨玉色的高樽夜光杯透着西域的光,那些戈壁滩上的思想的石头,像一个个灵性的头颅,托着腮帮观察着不同肤色、不同口音的人群的表情,又想起了海浪和潮汐的记忆。嘉峪关是各类美食的集结地,具有移民城市的特色,让全国众多美食在嘉峪关的大街小巷汇聚成为可能。但嘉峪关扬名在外的美食还要算嘉峪关烤肉。或许是因为沾了古墓葬出土烧烤场景砖画的光的缘故,嘉峪关烤肉竟然有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俗招牌。独特地理环境下生长的羊群,迷藏的烧烤技术,让嘉峪关烧烤成为享誉四方的一款美食。




一路走来,感觉嘉峪关天蓝地阔,苍茫静谧,远离大城市的喧嚣,想起远古的金戈铁马,战场厮杀,朝代更迭,忽觉河西绿洲存在之神奇,文明之深厚,古代文明与现代发展遥相呼应,奏响一曲一带一路大梦神曲。嘉峪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是因为自先秦至今,在这块土地上发生了多少可歌可立的英雄故事,留下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千古绝唱,每一个故事里都浸满着先民们的血和泪。嘉峪关是一座多彩的城市,是因为如今的嘉峪关除了道路、街道两边的树木外,还有楼群与楼群之间种植的大块的草坪、花坛,将城市置于碧草红花之中,人、树、草、花、楼融为一体,共处相容,多了几分自然美,少了些许钢筋水泥味。更有东湖公园大片的水域和繁茂的各种树木,将这座城市一下子拉到水泽之乡的感觉。最值得一提的是华灯初上时分,嘉峪关整座城市便沉浸在赤橙黄绿青蓝紫的海洋里了,各种颜色的宣传灯箱、广告牌、建筑物标识等流光溢彩、绚丽无比,恰如一位身着华丽服饰的处女,风韵美丽,高高矗立的海豚气象塔便是她手持的霓虹棒。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