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舞阳河畔,有一个傍水古镇——旧州,这是一个具有2500多年汗青的古建筑名镇,人文古迹众多,壮民族民俗风情浓郁,历史悠久,有着“族活的博物馆”之美誉。景区内文物胜迹甚丰,明代张天宗墓园、岑氏土司古墓群,文昌阁,美名远扬的绣球街,其建筑造型保存了我国古代建筑气势派头兼有处所平易近族特点,有着异常高的鉴赏价值和艺术价值。



旧州风光是靖西风光的缩影,古镇的自然风光被称为是“靖西的桂林山水”, 穿过绣球街,即步入画境,山水如镜、翠竹婆娑,桥头上携着数百年沧桑的文昌阁,也穿越时空渗入你心里。文昌阁是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立于绿水之中,有一座小石桥与之相接。据说,这里还曾是古人吟风弄月、琴棋舒怀之处,如今虽然时过境迁,游人行至仍隐约可见其中的浪漫情怀。古镇沿街分布大量明清到民国各个时期的传统民居,既具有江淮特点,又依山就势,与当地地理环境相结合,极具屯堡建筑风格,外石内木,以石材做柱础和护墙,木料做构架,防御上固若金汤,风韵上温婉典雅。最具代表性的西街两侧大院鳞次栉比,石墙石瓦错落有致,窄窄街巷曲径通幽,逶迤不断。民居布局严谨,主次有序。一栋完整的建筑由朝门、正房、厢房、倒座组成。朝门临街而建,呈雄伟大“八”字形,两边巨石勾垒,斑驳陆离的石墙支撑着精美的门头;正房是民居建筑的主体,坐北朝南,房间为奇数,正中是堂屋,堂屋左称东间,右称西间,东间作长辈卧室或厨房之用,西间用于客厅或客房;厢房紧依正房两侧对称修建,用作书房、晚辈卧室或储藏室。有的房屋前建倒座,与正房间数相同,正中一间留作过道。正房、两厢、倒座中间合围成天井,形成四合院,有的房屋无倒座,称三合院。民居屋后留有空地,用作菜园或花园,畜圈、厕所均位于后园角落,成为旧州民居前院后园的建筑模式。


旧州西街的饶家大院,整栋建筑古朴典雅,雕刻精美异常。正房、两厢、倒座均为两层,门窗雕刻技艺精妙绝伦。最具特色的木窗棂图案精致而不重复。正房、前庭以回宫格、人字格为主,格中套以龙头、龙爪、龙尾的图案,间以荷花装饰,极显富贵。两厢木窗棂为裂冰纹,饰以福(蝙蝠)纹,这种裂冰纹样的窗户还有个极富诗意的名字叫“寒冰窗”,往往用于书房,预示学子寒窗苦读,功成名就。立于天井四周的六面体柱础造型美观大方,遍雕江南花饰。


旧州民居建造过程十分复杂,没有现成的图样可依,全凭工匠口传心授,世代相传。至今,旧州镇域内还有众多工匠从事古民居建筑这一行业。一片整齐有致的建筑群出现在眼前,这就是旧州古镇最具特色的西上街,咋一看非常的壮观,这里反而少了那些经营商品的门面,基本上是住户。但两侧二层楼房明显带有古老和破落的痕迹,这是政府保护古建筑和解决居民生活和收入的矛盾未化解所造成的,这些建筑都成了文物,却无力进行修葺,百姓也不能擅自对文物进行改建,于是建筑越来越破旧,远看一朵花,近看几近豆腐渣破旧的木板墙、窗户等,与壮观的建筑群很不协调。门板上的标语还是文革时期的,可见好多年没有粉刷和油漆过了,如何能保护好房子不让他继续破败下去,是值得当地政府部门认真思考了。
旧州街区街道整齐,房屋鳞次栉比,错落有致,房屋均为青砖灰瓦,古朴自然,古色古香。最引人注目的是有名的绣球街,店铺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绣球,它们结构独特,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精美绝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这种精致的手工针绣工艺品,由十二片叶瓣组成,叶瓣上分别绣有龙、凤、鸳鸯、牡丹、玫瑰及祝词等,为男女青年传情的信物,也是吉祥如意的象征。这些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图案,全是旧州壮族妇女一针一线手工绣出来的,可谓巧夺天工!面对着玲珑奇巧的绣球,游客们纷纷拍照留影,有的购买绣球,或一两个,或三五个,作为纪念品和馈赠亲友的礼品。他们提着流光溢彩的绣球,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别有一番情趣。


一条波光闪闪的河流,紧贴古镇流过。这条河流,发源于十里外的鹅泉,如一位纯清的少女,一路蜿蜒曲折,款款而来。蓝天下,河水出奇的清澈,绿幽幽蓝汪汪的。河岸,山峰耸立,竹影婆娑,绿杨垂柳婀娜多姿,都把它们的身影投进清澈的河水中。一座石桥,古朴优雅,横卧在江面上,庄严肃穆的文昌阁,耸立于江水中。成群的鸭子在澄碧的水面上悠闲地嬉戏;机灵的翠鸟,不时在河面上飞快掠过。一群顽皮的孩子,光着身子,在河面上戏水,有的驾着木排,有的潜入水里,有的劈波斩浪,欢声笑语在碧绿的江面上回荡。渔翁端坐河边,悠然垂钓。好一派秀美的田园风光!远道而来的游人,不时把这些优美的画面,摄入他们的镜头,装入他们的记忆深处,而心则完全沉醉了。

当我沉浸于眼前的美景时,河边一座长廊里传来的一阵阵嘹亮的山歌声又深深吸引了我,只见长廊下,坐满了人,有白发苍苍的老翁老妪,也有年轻的俊男少女,他们有的在轻声细语,有的谈笑风生,有的在忘情地对唱山歌,一浪一浪的山歌声此起彼伏,直上云霄。他们用古朴而纯美的歌声,歌唱幸福甜美的生活!也为远道而来的游客,献上了一场富有壮族民风民俗特色的原生态山歌盛宴。

夕阳西下,太阳的余晖映照着美丽的边陲古镇。人们开始三三两两依依不舍地逐渐散去,他们走在古镇的街道上,走在乡野的小路上,边走边歌,边走边唱,一路春风一路歌,悠扬的旋律弥漫了古镇,弥漫了乡野,陶醉了游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