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古老的侗寨

(2017-04-07 06:18:18)
标签:

广西

旅游

摄影

分类: 旅行影迹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银水侗寨是龙胜的一张名片,位于县城西的勒黄小三峡之中,青山盈秀,碧波荡漾。伸展的山麓笔直陡峭,曲径幽洞,山势峻拔,林木葱郁的峡谷中两条瀑布飞流直下,波光耀眼,远望似银链,故称为银水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银水侗寨跨建在小溪上,风雨桥虽然不长但也不失气派,两面两个大青石砌成的桥墩,上面有巨木穿榫叠架为梁,逐层挑出,再加梁面。桥墩上耸立着五重檐、六角攒尖式的亭阁,飞檐高翘,仿佛振翅欲飞。桥的壁柱、瓦檐、雕花刻画,富丽堂皇。两座桥楼之间由桥廊相连,桥的两旁镶着栏杆,平直的桥面好似一条长廊,因而风雨桥又有廊桥花桥之称。整座桥雄伟壮观,气象浑厚,仿佛一道灿烂的彩虹。令人拍案称绝的是,整座桥梁不用一钉一铆,大小条木,凿木相吻,以榫衔接。全部结构,斜穿直套,纵横交错,却一丝不差。坚实稳固,迭经风雨,久经考验。桥廊挂接廊檐,南面装齐腰板壁;北面装实密不透风,槛板上绘制各种侗族民间故事彩绘,栩栩如生。整座桥的色彩均以材料本质为基调,质感明快,凝重浑厚。桥体构件结点凿榫接合,不用一钉一铆,大件小块斜穿直套,纵横交错,粗中带细,严谨有序。初略一看,桥的工艺十分简朴,但历经数百年风雨侵蚀仍然固若金汤,不摇不倒,坚固实用。侗族工匠是建桥起楼的高手,半边竹杆,一支竹笔,绘制宏伟蓝图。拒史书记载,北京颐和园的画廊就是侗族工匠的智慧之作。桥的四周植被良好,碧水映青山,绿树掩古桥。置身其中,诗情画意,涌入心间。面对花桥,徒生许多崇敬,所有的思绪都被这桥的大气所吸引,走南闯北去过很多地方,也欣赏到许多精品建筑,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侗乡的花桥。这绚丽多彩、端庄秀美的花桥,把中华民族传统古建筑的桥、廊、亭、塔、楼、房的优点集于一身,巧妙地融合于花桥建筑中,被专家称为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上的活化石。它既是遮风避雨的温馨港湾,又是城市与乡村连接的幸福轨道。从桥上走过,身心便会得到一次荡涤,柔软的山风清爽撩人,丝丝缕缕浸肺润腑。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走过风雨桥,转角就是寨门,寨门很特别,既是进寨之门,更是一个可供行人歇脚的敞开式凉亭。寨门的后面连接着曲折迢递的石板路,林木荫盖下的小溪响着叮叮咚咚的流水声一路陪伴,水色明彻,浮光掠影。山回路转处,一幢幢吊脚楼耸立岩边,脚下也自然地跨上了一个山间平台。平台的中央竖立着巨大的竹制芦笙标记。高耸迭架的鼓楼,是侗族的族徽,也是侗寨的心脏,侗家人素有建寨先建楼的习俗。鼓楼呈正方形,楼式如塔,三开厅堂,近千条边柱、挂柱、穿枋、抬梁横穿直套组成了浓重浑厚的框架。鼓楼的楼身四周镶嵌木板、栏杆,楼内设厚木长凳、平台,楼中心是火塘。中间还悬着大鼓,寨里有事则鸣鼓聚众,鼓楼便是全寨的寨民大会堂。鼓楼和周围自然环境相处十分和谐,鼓楼居中,诸山来朝,势若星拱。山高云浮,溪流鱼游,鸟语花香,人皆心旷神怡。楼外有旷坪,工余或节令娱乐,村人咸集于此,载歌载舞,另有一番情趣。山寨的风景真耐人细看,那二股银链似的飞瀑更为人添兴。侗族人居住的吊脚楼,一般都是三层建筑,除了屋顶盖瓦以外,上上下下全部用杉木建造。屋柱用大杉木凿眼,尽管不用一个铁钉也十分坚固。房子四周还有吊楼,楼檐翘角上翻如凤凰展翅。不少老屋屋顶上铺的不是瓦而是树皮,被整块剥下的树皮上长满了青苔。这种干栏式的吊脚楼一座挨一座,密密层层,蔚成奇观,但从寨底或寨口了望,却可以一眼看到最远一排房屋的门窗,煞是奇特,煞是有趣。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古侗寨于明洪武年间兴建,历经明、清两代,后遭火灾,几经复建,既成今日之格局,大量清中期以前的建筑物仍依稀可见,银水侗寨是个古老的寨子,寨上林木葱郁,瀑布飞流似银链,风景迷人。进入寨子,五十多栋民居鳞次栉比,一百多年的烟熏火燎使得部分木柱、板壁发出铮铮亮光。沿古驿道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依山脊而建的上寨,从山下看上去,一栋栋吊脚楼依山排开,一层叠一层。要登上山脊就必须沿青石板拾级而上一百多级台阶,这是明万历年间修建的,全部用勘筑打制成型的青石板铺成,我踏着这条古驿道上的青石板继续前行。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二)银水 <wbr> <wbr>古老的侗寨


   天高云淡,流水潺潺,沿着青石板路漫步,尽情享受山里的清新空气,小走片刻已是口干舌燥,大汗淋漓,阳光检验着我侗寨的每一步行程。我努力试图去读懂这侗寨的每一座寨门,每一扇精致的花窗,每一条光滑的石板路,每一块沉默的片石,每一块丰饶的土地,每一个会心的微笑,当我读懂了这些,也就读懂了侗寨和他们深厚的文化。我留连着这一切,或许仅仅是为了一种感觉,一种情结,一种对鼓楼的迷恋,一种对另一种文化神秘的好奇和追溯,抑或是一种对生命的无限向往。当精神随心所欲游荡的时候,我才看到了自己真实的内心。我像虔敬鼓楼、花桥、凉亭、寨门、吊脚楼一样,我虔敬这通体透亮的上天在人的灵魂中植下的一方净土,一朵培育圣洁而永恒的花朵。沿着一条青石板铺就的古驿道往前行走,这里是一个真实版的世外桃源,在这喧嚣而奔忙的世界上,沿着这样一条意境深浓的古道,平静地往前走,这是多么的宁静和安宁。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吊脚楼依山排开,一层叠着一层,错落有致,紧密相连,层层古朴的人文气息包围着,宛如画境,这又是多么的自然和纯净。我不知道该怎样形容这样一种感觉,它是那么的天人合一,仿佛扑面而来的流水光阴,它又是那么尘世,伴着侗家人的血脉生生不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