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风景——广西纪行(二十三)黄洛红瑶寨 飘逸的山寨
标签:
广西旅游摄影 |
分类: 旅行影迹 |
黄洛红瑶寨背靠龙脊山,面临金江河,处于龙脊梯田开始向上盘旋的地方。通往瑶寨道路采用石材铺设,即粗糙防滑,利于行走,又能就地取材。走进黄洛红瑶寨,穿着艳丽民族服饰的瑶族姑娘唱着甜蜜的山歌列队欢迎,
红瑶是瑶族的一个支系,因为崇尚红色为最美,以红色为服饰的显著特征而得名“红瑶”。这里的一寨一舍都有其独特的美感和魅力,从外面可见房屋底层架空,防潮避湿,抵御虫兽的危害,不动土地的表皮,不破天然之情趣,起到“地不平天平”的坡地筑屋找平作用。架空层部分的围合空间是堆放农具柴草、舂米、饲养禽畜之地,起到平原地区农家小院之功能。进屋是一个厅,是居家的主要活动中心。火塘即在这里,人们在此取暖做饭、围炉谈话、接待客人,是家庭的生活中心。火塘在建筑上给灰暗的空间带来光明,给简朴的山村生活带来欢快和温馨。沿木楼梯上楼。三层是起居室。冬暖夏凉,有特制的窗子以利通风、采光。也有一大阳台,可凭栏眺望,视野开阔,又光线充盈,开敞明亮,有长凳供休息。妇女们聚在这里做针线,孩子们晒太阳。
在红瑶女的心中,长发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长发有着“长长久久,兴旺发达”的寓意,象征着长命和富贵,象征着繁盛和吉祥。红瑶女对于头发极为珍视,有世代相传的蓄发、梳妆发型的习俗和护发秘方。她们从十二三岁开始蓄发,长到一定长度后可以剪下长发珍藏起来。红瑶女不仅头发长,而且乌黑亮丽很难见到白发。原来这其中是有秘方的。她们用木梳梳头,梳时小心翼翼,洗发水是淘米水和山上的草药配制而成的。
黄洛红瑶女的长发梳妆成不同发式表达着不同含义。闺中待嫁的红瑶姑娘梳妆“闺中秀”,青丝头发平绕在头上,用绣花黑头巾包头,把发髻严严实实地包裹在头巾里,前露菱角而不露发髻,既保护那一头秀发,又是闺中待嫁的特征。待到新郎揭开了红瑶女的黑头巾后,青丝秀发才可以一露芳容。新婚及婚后刚生一个小孩的红瑶女,则梳妆“螺丝发”,青丝头发盘于头上,形成“螺丝”造型。生养两个孩子的红瑶女则梳妆至高无上的“乌龙盘发”,前额上露出突出的发髻,配以绣花黑头巾,这是红瑶女最为自豪的装饰,是人丁兴旺的标志。红瑶妇女人人都有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象征着长命富贵。己婚的妇女都把长发盘在头上,盘出龙脊梯田般弯弯曲曲的韵律,有生养小孩的妇女还在额前盘出一个发髻,未婚的少女则用头巾遮掩着,越发显出一种含蓄的美。传说在古代,红瑶女的长发除了洗头是不轻易解开给人看的,只有自己的丈夫才有观看和爱抚的权利。不过,现代的生活打破了传统的约束,若是游客需要,红瑶女们都会慷慨的解开自己的长发,在镜头面前过够模特的瘾。有了这样的机缘,也才有了无数生动的照片,才让这藏在深山中的民族渐渐为人们熟知。当然,红瑶姑娘们也会收取一定的小费,通常15-20元一个摄影人。谈定“生意”后,往往会呼叫几个同伴,这样镜头中才有充实的美感。整个解发、盘发的过程,即使放慢速度,分解过程拍照,也不过三五分钟的事情。在这举手投足之间,一起一落,像是挽起了红瑶姑娘的一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