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及教学计划

(2016-06-28 14:51:02)
标签:

语文教育论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是散文单元。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幸福的回忆,美好的向往,也会有小小的烦恼。这个单元的文章,或记录作者成长的足迹,或展示他人成长的历程,都给我们有益的启迪。

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写作指导是:叙事要完整。叙事时要交代清楚记叙的六要素,重点突出,特别要注意叙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好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二、       学习目标

1、阅读

1)学会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2)学习借景抒情,寓理于事的写作手法。

3)多角度品味语言,感受文章语言风格。

2、 写作

1)继续学习记叙的六要素,能够将事情的经过写得清楚、完整。

2)详略得当

3)注意开头、结尾要与所拟的标题和叙述的重点相照应。

三、       目标分配,课时安排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 课时

1借鉴本文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层次井然、多角度、融情于景景物描写的写法,培养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揣摩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增强语感。
 
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尝试表达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珍视人生中亦真亦梦的童年。

2、《爸爸的花儿落了》 2课时

  1)能准确归纳课文内容,揣摩理解故事中蕴含的真情。
2)感知课文的语言风格,并能体会朴素真挚的语言之美。

  3)体验文中洋溢的深沉的父爱,领悟成长的真正含义。

   3、 《丑小鸭》 《诗两首》 2课时

  1理解这一形象的社会意义,培养学 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2)让学生懂得命运其实没有轨道,关键在于要有对美好境界、美好理想的追求。

  3理解首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4)领会普希金诗歌的语言特点。

4、《伤仲永》 2课时

1学习本文寓理于事,借事说理的写作方法。

2)懂得本文所寓含的道理:人的天资并非一成不变,只有后天的教育和努力,才能造就人才。

四、写作实践

一、以小组为单位,给顺序凌乱的文字重新排序。

二、反复朗读未选择的路,体会诗中“我”的形象,揣摩“我”面临选择时的复杂心理,想象“我”做出选择后可能发生的事,然后以“我”的口吻写一篇记叙文。

三、以“我的第一次”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以写人记事为主的作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

学习本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并揣摩精彩的段落和关键词句,学习语言运用的技巧。

写作指导是: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在写作中,恰当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并深化主题。

二、     学习目标

1、阅读

1)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 

 2)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学习语文运用的技巧。 

2、写作

学习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真情实感。

三、     目标分配及课时安排

1、《黄河颂》 2课时

1)反复朗读,理清诗歌层次; 

2)体会诗歌中体现的英雄气魄,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

3)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2、《最后一刻》 2课时

1)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情节结构。

2)分析人物形象,品味小说的语言,揣摩人物心理。

3)领会小说的思想内涵。体会文章主人公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母语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3、《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 1课时

1)理解文中精彩的比喻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

2)体会作者的豪情壮志,感悟雄健精神对我们的现实意义,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

4、《土地的誓言》 1课时

1) 揣摩、品味本文精彩段落和语句。
 
2)培养并提升学生热爱故土,热爱祖国的情感。

5、《木兰诗》 2课时

   1)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提高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感受木兰勤劳朴实、刚毅勇敢的性格,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写作实践

一、选择恰当的抒情方式,写一段表达自己或喜悦或痛苦或忧伤的情感。

二、试以“爱”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三、以“我的烦恼”为题,写一篇作文,注意融入并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课文都是有关在历史的长河中出现的许多杰出人物的故事。他们中有叱咤风云的政治家,有决胜千里的军事家,有博学睿智的科学家,还有给人奉献宝贵精神食粮的文学艺术家……他们对社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们的事迹生动感人,广为流传。探寻他们的足迹,学习他们的精神,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学习本单元,要理清作者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是:写人要抓住特点。首先要认真观察,采用多种描写手法,体现人物特征。其次,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取典型事件加以描。再次,还要重视细节描写。

二、学习目标

1、阅读

(1)    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2)    学习人物描写的多种方法。

(3)    体味体味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

2、写作

记叙文常常需要写人。人物形形色色,写作时怎样避免写成千人一面,把这个人写活,写成他自己?这首先要认真观察,仔细比较,抓住这个人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加以细致描绘,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让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其次,还可以以事写人,围绕人物特征选择典型事例加以描写。最后,要增加写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还必须重视细节描写。

三、目标分配及课时安排

1、《邓稼先》 2课时

  1)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邓稼先,感受科学巨人的献身精神和“纯正”人格,获得人生启迪。

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2课时

  1)学习本文结构严谨,选材精当的写法。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3、《音乐巨人贝多芬》 1课时

 1)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内容。

 2)体会课文中出色的肖像描写,学习从肖像描写中展示人物的个性气质和精神风貌的写作方法。

3)学习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形成坚强乐观的人生态度。

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1课时

  1)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抓住人物特点、赋予人物个性。

2)体味遣词造句准确生动、富有表现力的特点,增强语感。

  3)理解作家的高尚情操、共同兴趣,体会友谊的温情。

   5、《孙权劝学》 2课时

  1)揣摩文中言简意丰、生动传神的对话描写,品味文章用对话来刻画人物、剪裁内容的表达效果。

2)理解刻苦治学,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的意义,勉励同学重视学习。

四、写作实践  写人要抓住特点

一、片段写作。猜猜他是谁。选择班上熟悉的一位同学用300字左右写出他的特点。写好后,读给同学们听,看看大家能否猜出你写得是谁。

二、在上述基础上进行扩展,补充一些事例,以“我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500字。

二、以《我的偶像》为题,完成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有关文学艺术方面的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及由此生发的对人生的思考和认识,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陶冶情操。

学习本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基础的上联系自己生活体验,体会课文思想内容,品味积累优美语句。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是:表达自己的看法。记叙、描写、抒情是我们都了解的表达方式,有时还需要一点恰当的议论,也就是发表自己的看法。在叙述描写中发表看法,不同于单纯的议论性文字,是对叙述、描写内容的补充、提炼、升华,应当尽量将自己的观点通过简洁的语言集中、概括的表达出来,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

二、   学习目标

1、阅读

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 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

(3)了解各种表达方式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4)体会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妙处。

2、写作

1)要把议论建立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使之融为一体,自然贴切。

2)要简明、凝炼。

三、     目标分配及课时安排

1、《社戏》 2课时

 1)理清小说的情节脉络。

2)揣摩精彩细腻的描写。

3)体会作者情感,感受风景美人情美。

2、《安塞腰鼓》 2课时

1)学生能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3、 《竹影》  1课时

1)体会本文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描写。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领会艺术和美蕴涵在童稚的活动中,学会在生活中去发现、创造艺术的美;

4、《观舞记》 1课时

   1)品味本文优美生动的描写。

   2)通过反复吟咏文章,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初步培养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

5、《口技》  2课时

     1)体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2)感受中国古代民间艺术的精深奇妙,激发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

四、写作实践

一、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悄从中读出的观点。

二、从近期报刊或网络上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

三、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学习几篇有关探险的课文。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哪里有奥秘,哪里就有人类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探险过程中的任何艰难险阻,都遏制不住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激情,阻挡不了人类迈向全新领域的脚步。

由于本单元所选课文篇幅大都较长,所以本单元主要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是勤于修改。中学生写作要善于向大作家们学习,勤于修改,精益求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修改:第一,语言表达有误。其中包括错别字或粗心导致的各种笔误、用词不当及各种类型的病句等等。。第二,作文内容单薄,读起来干巴巴的,难以打动人。第三,枝大于干。

二、学习目标

1、阅读

1)学习快速默读课文,提炼课文主要信息。

2)学习人物塑造的方法,分析人物的性格心理,感知人物形象,学习人物品质。

3)品读精彩语句,体会文章主旨。

2、写作

学习从语言、内容、结构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作文。

二、           目标分配及课时安排

1、《伟大的悲剧》  2课时

1)默读课文,归纳文章事件,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研读语句,体会“伟大”“悲剧”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3)感受人物崇高的精神品质,体会作者创作意图及思想感情。

2、《在沙漠中心》  2课时

   1)理清卡尔维诺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在熏陶感染中体味生命的意义。

3、《登上地球之巅》  1课时

       (1)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理解课文叙事详略有致,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的写法。

   4、《真正的英雄》  1课时

        1)把握内容,体会感情,理解精彩语句的含义。

        2)理解人类在科学探索上愈挫愈奋,不屈不挠的伟大精神。

   5、《短文两篇》  2课时

        1)反复朗读,提高概括和口头表达能力。

     2)体会短文的表现手法,深刻领悟故事蕴含的寓意。

  四、 写作实践

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展开合理的联想与想象,用现代汉语扩写《夸父逐日》这个故事,使内容更加丰富,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少于400字。

二、从近期的作文中选出一篇,认真读一读,自己先看存在哪些问题。然后小组讨论该如何修改,确定修改思路。

三、将前一题中已经确定了的修改思路付诸行动,动笔修改作文,修改后誊抄一遍,对比看看较之前有哪些进步。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

 

一、           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五篇课文都是写动物的佳作。动物是人类的生存伙伴,有了它,世界才如此丰富多彩、生趣盎然。在今天这个日益拥挤的地球村,动物与人应该享有同样的生存空间。阅读这些文章,可以激发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怀,还可以引发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入思考。

学习这个单元,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本单元的写作指导是:描写要生动。要把人或事物描写得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无论描写的对象是人、动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描写要从多方面来观察、描绘。还可以借助多种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使描写更加生动形象。

二、学习目标

1、阅读

1)采用多种阅读方式,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内容。

(2) 学习对比描写和细节描写的妙处。

3)品味文章语言,领会文章主旨。

2、写作

学习把人或事物描写的更加生动形象。

二、           目标分配及课时安排

1、《猫》2课时

  1)掌握重点词语,理清文章线索。

  2)品读作者运用对比和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

3)品味作者养猫的乐趣和痛惜之情。

   2、《斑羚飞度》2课时

      1体会本文详略得当的叙述与具体生动的描写,引起感悟。

2)通过对文中语言的欣赏,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格魅力,学会欣赏人文美。

  3、《华南虎》《马》1课时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体会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学会恰当运用对比描写的方法。

  4、《狼》2课时

1)流畅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象探究中把握形象,领悟主旨。

写作实践

一、选取你最难忘的一张或一组老照片,写一个片段,向同学们描述一下这张(组)老照片。200字左右。可以从多个方面介绍照片,如照片中的人物表情。动作、模样,还可以描写照片的背景、色彩、里面的自然风光等。不少于500字。

二、在描写的基础上,回忆一下这些照片是什么时候、与什么人一起排拍的?在它的背后是否记录着一些难忘的人和事?以“老照片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三、你是否养过动物?它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记忆?以“动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