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故事的教育
(2022-11-25 13:08:23)
标签:
教育 |
在一年多的教学过程中,我的教育都是为了教学而教育,只关注在教学中设置合理的生活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或更好的引入新课,但自从暑假阅读了王维审老师的《做有故事的教育》一书后,我知道了教育也是有故事的。
故事的魅力在于,它不是敲着我们的头指指点点,而是将教育娓娓道来。
做有故事的教育者,能够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教师可以尝试把发生在教育实践中的事件以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并在记录中获得反思的机会和可能,从而帮助自己在叙事中不断反思、不断成长,这是一种“自己培养自己”的主动成长。
做有故事的教育者,能够促进学生的生命成长。教师可以利用故事里的隐喻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通过科学巧妙的教育性设计充分挖掘故事的教育价值,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源自内心的成长,这是一种以“心灵培育心灵”的生命成长。
故事对师生就具有了一种温暖的、不可替代的教育意蕴,有了故事,我们的教育将会变得丰富多彩。因此,在教育实践中种植故事将是我们教育者必须要做的事。
思想品德教育是学生学习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学习内容。赫尔巴特认为,教学的最高目的、最后目的,就是要在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所以,课堂不只是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也应该是开展道德教育的主要阵地。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训练和道德教育,演讲的内容可以以故事为主,选取通识故事来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启迪学生的道德认知;选取学科故事以便于在实施道德教育的同时,有效补充、拓展学科教学的效度和宽度;选取班级故事来实现以“身边事”激励“身边人”的教育目的。
课前演讲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故事的持有者是学生。而事实上,在学科德育的实施方面,真正的故事开发者应该是教师。教师可以适时让故事介入课堂教学的某个环节,实现道德教育的顺利开展。
在新课中引入故事。在引入环节,使用学生喜欢的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实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界。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故事。数学的学习内容过于枯燥,教师可以把抽象的概念改变成故事,把难以理解的“法理”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故事的道德熏陶。
在课外作业中引入故事。以讲故事为主要呈现形式的实践作业,不仅能让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还能让学生在人际交往、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得到锻炼,思想品德方面获得教育。
故事能改造教育,丰满教育,学会用故事记录下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