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年级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2021-01-06 18:47:37)
分类: 市级课题过程性资料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

评补栏

执教:刘玲

学科:  语文      年级:     一年级 

教材版本:     部编版教材第六单元《用多大的声音》

教材分析:

《用多大的声音》是部编义务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口语交际课。本单元是一年级上册的第三次口语交际,对于怎样“说”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有时候要大声说话,有时候要小声说话。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通过3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图,引导学生具体感知所处的场合不同,说话的音量要不同。小贴士提示,说话的音量要按场合而定。

根据不同的场合和谈话对象,控制自己的音量是一种社交礼仪,也是一种必备的交往能力。一年级孩子活泼可爱,乐于表达,但怎样说话学生则没有一定的意识,作为一种礼仪,更是比较缺乏,需要引导示范,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谈。

本次口语交际,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场合都需要大声说话,要根据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培养学生的场合意识和学会基本的文明社交礼仪。

教学内容:《用多大的声音》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 懂得根据不同的场合,采用恰当的音量说话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知识技能:知道不同的场合,该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过程方法: 通过实践感受,交流讨论,让学生明白说话要用适当的音量,才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才会受人欢迎。

教学重点:懂得要根据说话的场合和对象采用恰当的音量与人交流,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教学难点:

懂得说话要根据所处的场合不同,采用不同的音量,与人交流。 

教学方法:观察图画,交流讨论说话声音大小的差别与影响,创设情境,再现生活场景,表演感受,指导在生活中用合适的音量说话。

 

 

 

 

 

 

 

 

 

 

 

 

 

 

 

 

 

 

 

 

 

 

 

评补栏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课型:口语交际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声音片段,感受声音。

  1.课件播放几组声音片段:

  1)流水声、鸟叫声、雨声。

  2)悠美的音乐,

  3)汽车鸣笛声、人群中的嘈杂声、尖叫声,彬彬有礼的说话的声。

   同学们,你们刚听到的是什么?对,是声音。师板书:声音

那你都听到了什么声音?用什么感受?

学生:我听到了哗哗的流水声,森林里动听的鸟叫声,沙沙的雨声。

师: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声音。

还听到了什么?

生:我还听到了一段好听的音乐。

生:我还听到刺耳的汽车鸣笛声,乱七八糟的说话声,尖叫声。我觉得很难听,不想听。

师:是这样的,声音有悦耳动听的,让人喜欢;也有刺耳嘈杂的,让人厌恶的、烦躁的。我们说话也一样,要学会说话,就得知道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今天,我们就来进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两遍。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声音片段,让学生从听觉上直观感受,声音既可以使人愉悦,与会使人厌恶、烦躁,从而引出说话也一样,那说话要用多大的声音呢?自然而然地引出今天的话题《用多大的声音》,为学习口语交际做铺垫。】

同学们,今天跟我们一起来上课的还有一位新同学,你们瞧,他是谁?出示图片:大耳朵图图。

图图小朋友今天可是第一天来上学,初来乍到,还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同学们你们要多帮助他哟!            

     二、播放短视频,交流该如何说话

  播放视频一:图图的自我介绍

视屏描述;老师:今天咱们班来了一位新同学,大家欢迎!图图,从今天起,你就是一年级一班的同学了。跟大家认识一下,介绍一下你自己吧!

图图,有些紧张,用几乎只有自己才能听得见的声音说;”我叫图图,今年六岁了,喜欢画画和游泳!”

 

 

 

 

 

 

 

 

 

 

 

 

 

 

 

 

 

 

 

 

 

 

 

 

后排的同学已经不耐烦了:“你说的是什么?我们听不见。”第二排的一个同学也着急地说:“大声点!听不见!”站在他旁边的老师笑着鼓励图图:“大声点,试试看,你一定行!”

图图大声说了一遍!教室里立即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图图记住了,说要大声才行。

同学们,图图在做自我介绍时,为什么同学们不耐烦了,有的同学还着急了?

后来为什么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设计意图:通过引入孩子们喜欢的故事人物图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知道说话声音要洪亮,同学们才能听得见,学生印象更深刻。】

播放视频二:

下课了,图图在座位上玩,突然发现了地上有一支铅笔,他捡起来,飞快了跑出教室,来到老师的办公室。一进门,就大声喊:“老师,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了一支铅笔!”这时,办公室里的老师都抬起头看着他。刘老师拉过图图,轻轻地说:“说话要小声点!”图图,把铅笔交给老师,疑惑地走出办公室:奇怪?今天课堂上,老师不是还说要大声说话嘛!为什么老师又让我小声点。那我到底该怎么说话呢?

    同学们,第一天上学的图图,这下又糊涂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谁来帮帮图图?

图图,得到了大家的帮助,很高兴。瞧,他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现在我知道了,在不同的地方说话,要用不同大小的声音说话。

可你们谁能告诉我,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呢?

【设计意图:通过此故事,让学生知道说话声音有时候要小。同时,引出下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该小声说话,什么时候该大声说话。】

老师: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

三、小组互动,交流讨论;

1.四人一组,一个一个轮流说。

2.一个人发言,其他三个人要认真听。

3.推选一个代表汇报发言。

4.全班交流。

学生:在电影院里看电影时,要悄声说话,不然会打扰别人看电影。

学生:在公交车上,要小声说话,否则会影响其他乘客,也会影响司机开车,很危险!

 

 

 

 

 

 

 

 

 

 

 

 

 

 

 

 

 

 

 

 

 

 

 

评补栏

学生:乘坐飞机、地铁、火车时都要小声说话,不忍回应向别的乘客。

学生:去别人家做客的时候,要小声说话。不然别人会觉得你没礼貌。

学生:在楼道里,要小声说话,不然会影响邻居休息。

学生:课间休息的时候,在教室里跟同学说话要小声。

老师:看来同学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同学们说的这些地方都是公共场所,所以我们在公共场所说话是要小声的,这样才不会打扰到别人,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那么,谁能告诉图图什么时候应该大声说话呢?

学生:上课发言的时候要大声说话,这样每个同学都能听清楚你说的是什么。

学生:在给大家讲故事的时候要大声,这样大家才会听请你讲的是什么。

学生:在表演节目,唱歌的时候要大声。

学生:体育委员叫队的时候要大声,不然大家听不清口令,不知道怎么做。

老师:同学们,太棒了!大家说的这些场合,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一个人说,很多人听。也就是说,当我们面对众人说话时,要大声,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声音传递到每个人的耳朵里。

刘老师讲故事:

小时候,每逢过年,我都会去舅舅家拜年,每次姥姥都会热情的跟我说话,问长问短。可每次,我说东,姥姥总说西。弄得我常常不知该说什么,大家跟姥姥说话都像是在吵架似的,声音很大。起初,我不明白,怎么回事。后来,妈妈说,因为姥姥年纪大了,耳朵背了,说话大声姥姥才能听得见。于是我每次,跟姥姥说话都得喊着说。虽然很费劲,但姥姥听得见,我也开心。

同学们,说话,还要看跟谁说。跟爸爸妈妈,老师同学轻轻说,跟爷爷、奶奶说话相对要大声。

播放歌曲《说话》。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知道说话有时要大声,有时要小声,要依据场合与说话的对象来确定。】

四、观察插图,模拟情景表演

场景一;你来到图书室里,准备借一本书。

     请两位学生上台表演。

     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看看他们是怎么说话的?谁做的好?为什么?

     学生交流。

 

 

 

 

 

 

 

 

 

 

 

 

 

 

 

 

 

 

 

 

 

 

 

 

场景二:小明捡到一块橡皮,去办公室找老师。

     请两位同学上台表演。

设计意图: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观察插图,进行模拟情景表演这一环节,是想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让学生能把说话要注意音量大小的意识落实到到行动,落实到生活中,真正内化为生活行为。

五、判断是非。

课件出示,几幅图片:

1.  在医院看望病人时,大声说话。

2.  在候车室,大声接打电话。

3.  上体育课休息时,几个同学在楼道里,大声聊天说笑。

学生判断正误。用手势比划,对的,伸右手,大拇指食指比勾,错的双手食指比叉。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我通过图片补充了一些情景,让学生利用前面所明白的道理,进行是非判断,进一步指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场景中该如何说话,深化认识。

     同学们,图图今天收获可不小,他让我转告大家,他非常感谢你们。在你们的帮助下,他现在知道该怎么说话了!谢谢你们!

六、小结:

    同学们,看来说话,有讲究,不仅说话的时候要看着对方的眼睛认真听,还要学会在不同的场合用不同的音量说话,声音该大的时候要大,该小的时候要小,才是会说话。这样说话才得体,才是讲文明有礼貌。让我们一起做个有礼貌的好孩子吧!老师,送大家一个说话小锦囊,记住了它,你一定能做个会说话,有礼貌的好孩子!

出示锦囊:

说话秘诀

小朋友,说话之前想一想;

课堂发言声要响,同学老师听得清;

与人说话要轻声,走到跟前再开口;

公共场合声音小,礼貌就在言语间;

文明有礼,人人夸!

 

 

 

 

 

 

 

 

 

 

 

 

 

 

 

 

 

 

 

 

 

 

 

 

一起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将儿歌以锦囊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趣味中强化学生的认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注意场合和对象,学会控制说话声音的大小,做文明礼貌的大好孩子。

板书设计:

用多大的声音

一年级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设计看场合    有时要大声说话

看对象    有时要小声说话

               文明    礼貌

【设计意图:简洁明了地呈现本次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突出重难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