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57、李白·《沙邱城下寄杜甫》·赏析笔记·

(2023-08-24 10:18:40)
标签:

文化

唐诗赏析

 

   

                  ·天宝四(五)45或46岁·东鲁 ·沙丘·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

沙丘:兖州古地名为沙丘,又名瑕丘,唐代为鲁西南重要治所,是李白当年鲁的寄寓之地。“我家寄在沙丘旁”“沙丘无漂母,谁肯饭王孙”(当时东鲁的沙丘、任城、历城,是一地,还是二或三地?但这三个地方好似均在汶水附近的济宁周围)

高卧:高枕而卧,这里指闲居。《晋书·陶潜传》:“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鲁酒、齐歌:古来齐鲁之地素有鲁酒之薄”、“齐歌之艳”之说

汶水:鲁地河流名,河的正流今称大汶河,西南流向。杜甫在鲁郡告别李白欲去长安,长安也正位于鲁地的西南。故有“思君若汶水”联想       

南征:南行。喻说借助南去的汶水远寄往南而去的杜甫

唐诗《沙邱城下寄杜甫》今译1

这期间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闲居在沙丘

城边有苍老古树昼夜沙沙唱,句句哀哀地连

鲁酒薄淡无兴更难使人醉,齐歌艳丽情浓徒然向君诉
  念您的情思如滔滔汶水,浩荡南去寄托我的深

【赏析】天宝三年744年),44岁的李白上疏请还山,玄宗金放是年春,离长安,开始漫游。在洛阳,遇见了已经33岁,却仍未进入仕途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白、杜甫、高适三人在梁园(河南商丘)相会,并同游孟诸(山东单县)、齐州(济南)等地。分手后,李白到齐州紫极宫请高如贵天师授道箓dào lù,正式入了道籍。天宝四秋,两人又在东鲁李白旅居沙丘城(今临清)会面。他们情投意合,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不久两人分手,杜甫西去长安,李白在鲁郡东石门送别;李白独自回到沙丘家中,倍感孤寂,深深怀念,写此诗寄赠此后便再未会面李白与杜甫的友谊是中国文学史上珍贵的一页。天宝746)46岁卧病东鲁(有说此时诗寄赠),又复思游越,别东鲁诸公再次东游吴越。        

旅居鲁中沙丘城李白送别了杜甫后,倍感孤寂,以这首诗寄托对杜甫无法排遣的“思君”之情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前两句偏于主观情绪的抒发这期间终究是为了什么事高枕安卧闲居在沙丘城?突兀的起句是诗人自问,其中颇有几分金放”出长安一事难言的恼恨和自责的意味。第二句描写自己高卧无聊的闲居乏味的生活,内藏着与朋友杜甫友爱欢快的生活消失之后内心空虚中复杂、苦闷的感情三四句则转向客观景物的描绘城边有苍老古树昼夜沙沙唱,句句哀怨舒发着秋声。秋风秋叶沙沙唱,句句深含别离情。“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这萧瑟的秋风,凄寂的气氛,更令诗人思念友人,追忆往事,更叫诗人愁思难解。“别离有相思,瑶瑟与金樽。”句中以城边古树”、“日夕秋声这些特定的景物烘托与杜甫别后近乎于哀婉凄凉的心情。五六句诉请:鲁酒薄淡无兴更难使人醉,齐歌艳丽情浓徒然向君诉。酒淡无兴情浓枉然情。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非比寻常,酒也不能消愁,歌也无法忘忧。如此翻写一笔,大大地加重了抒情的分量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结两句才诉说思念之情:我的思君之情犹如这一滔滔汶水,日夜不息地浩荡南去寄托对你的深情。前面六句没有一个“思”字,也没有一个“君”字,“我”的生活“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的心情蓄势烘托,这给读者以山回路转、莫知所至的感受,直到诗的结尾才豁然开朗,说出思君”二字。这样的构思,既能从各个角度,用各种感受,为诗的主旨蓄势,同时也赋予那些日常生活的情事以浓郁的诗味。浩荡汶水,喻托深远的念情。诗人寄情于流水,照应诗题,点明了主旨,那流水不息、相思不绝的意境,更造成了语尽情长的韵味。这种绵绵不绝的思情,和26岁时在《广陵赠别》中写的那种“天边看绿水,海上见青山。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的开阔洒脱的胸襟,显示了诗人感情和格调的丰富多彩。

这首五古中间四句虽然不是工整的对仗,但还是以散中有对、古中有律的章法和句式,更好地抒发了诗人纯真而深沉的感情,也使得全诗具有一种自然而凝重的风格。   2018-7-1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