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诗-054、李白·《送友人入蜀》·赏析笔记·

(2023-08-05 10:31:53)
标签:

文化

唐诗赏析


            ·天宝二年(743年)·43·供奉翰林院·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
    

蚕丛:人名。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民蚕桑扬雄·《蜀王本纪·“蜀王之先名蚕丛。李白·《蜀道难》·“蚕丛及凫水,开国何茫然。”。此处泛指蜀地、蜀道。

芳树花木开着花的树木。阮籍·“芳树垂绿叶,清云自逶迤。

秦栈:由秦(今陕西)入蜀的栈道。

  春流春天的流水。春江水涨,江水奔流或指流经成都及其周边的江

蜀城:指成都,也可泛指蜀中城市。
  升沉:进退升沉,即人在世间的遭遇和命运。
  君平:西汉高士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以卖卜为生。

唐诗今译1:

听说蜀国的道路,崎岖艰险不易行。山从面前突兀起,云傍马头腾腾

花树笼罩秦栈道,春水绕流蜀都城。进退升沉早已定何必再君平。

唐诗今译2:

闻君程匆匆。听说入川道难,险阻崎岖难行

山崖在人的面前耸立,白云傍着马头飘浮腾。

芳树笼罩着从秦入蜀的栈道,春江环绕着城。

个人的仕途前景早有定局,何必再问善卜的君平!

 【赏析】天宝二年(743年),已有归隐之念李白了解到他的一位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目的离京入蜀,因而便以该诗作意味深长地临别赠言送友人。此诗首先以写实的笔触,精练、准确地刻画了蜀地虽然崎岖难行,但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继之借用典故劝勉友人不要沉溺于功名利禄不必过多地担心仕途沉浮,重要的是要热爱生活可谓谆谆善诱;其中又寄寓诗人自身的身世深层感慨。首联平实,颔联奇险,颈联转入舒缓,尾联低沉含蓄蕴藉,语短;全诗笔力开阖顿挫,风格清新俊逸,后世誉为“五律正宗”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前三联状写蜀道难行,但蜀地却具备别有洞天的景象:闻君去匆匆,赠诗送君行。听说蜀道崎岖险阻,路上处处是层峦叠嶂,不易通行。由秦入蜀的栈道在崇山峻岭上迂回盘绕,人行其上,山崖峭壁宛如迎面而来,在人面前突兀而起;马行其上,云雾傍着马头飘浮翻腾。但景象却是别有洞天:远望,芳树笼罩着段段的栈道;近见,春江环绕着城。首联入题,提出送别意语调平缓自然见说”,显得委婉,浑然无迹。 颔联难于上青天蜀道奇险”、“”两个动词用得好,生动地表现了山路栈道的绕曲狭窄、险峻高危,想象诡异,境界奇美,气韵飞动。颈联舒缓笔调写出蜀地群山葱葱、绿树婆娑、春水绕城的优美动人瑰丽风光”字得生动传神,含意丰满:它写出了从远处看到山崖中间的栈道山岩峭壁上突出的枝叶婆娑林木隐隐地笼罩着;它其主语芳树”相呼应,形象地表达了春林繁盛芳茂的景象笼秦栈”与“绕蜀城对应,字凝语炼,恰好构成严密工整的对偶句。前者写山上蜀道景致,后者写山下春江环绕春城而奔流的美景。远景与近景上下配合,相互映衬,风光旖旎,蜀地瑰玮画。”字是“诗眼”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这是在了解这位朋友是怀着追求功名富贵的入蜀的目,便借用君平的典故婉转地启发,给出意味深长地告诫临别赠言:当今社会,个人的官爵地位,进退升沉都早有定局,何必再去询问善卜的君平呢?!谆谆善诱,凝聚着深挚的情谊而其中又不乏自身政治上受人排挤的深层感慨。含蓄蕴藉,语短情长。               2018-7-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