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埋伏,看济南台如何杀出一条血路

标签:
娱乐 |
作者 | 邱红霞
本文为学院专栏作者原创文章,转载须经授权。
http://s6/mw690/0068CltWzy6WyB74K5D45&690
近年来,城市台的日子都不好过。然而,济南台的一档节目却横空出世,轰动泉城。收视率翻倍,全台的收视份额提高,节目火了,明星热了,导演成功了,一个团队成长起来了,连合作过的后期制作团队都涨价了。
这档节目就是济南台的《硬汉主播团》。牵线搭桥,我们得以采访到导演王文,这位侠骨柔情的总导演告诉了我们《硬汉》一路走来的故事。城市台没有钱,没有资源,没有经验,没有专业的团队,靠的是一路摸爬滚打,就像《硬汉》主题曲里唱得那样,“铿锵的口号,坚定的步伐,向着黎明,一往直前”,凛冽地杀出了一条血路,硬汉,绝处逢生。
这是多少城市台想走却没有走成的路,多少城市台该走却不知该如何走的路。
闲话少叙,真刀实枪,我们来看《硬汉主播团》如何突围;四面埋伏,看济南台如何杀出一条血路!
http://s5/bmiddle/0068CltWzy6WyB8HVLm64&690
城市台请不起明星,并不意味着不可以做明星真人秀节目。2014年5月济南台为了庆祝八一建军节,同时也为了锻炼本台主播队伍,让台里的7位男主播进入军营进行封闭的军事化训练,以增加主播的硬汉气质,由此策划了这档明星真人秀节目《硬汉主播团》。真人秀需要明星,济南台并非请不起明星,但是并未舍近而求远,主持人本身就是明星。济南台有深厚的观众土壤,身边的主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很受大家的欢迎。《硬汉》的成员们,新闻主播劲彬,综艺小生周正,搞笑大咖老万,快乐大哥哥菠萝,时尚型男徐哲,阳光主持启迪,以及青春偶像王子,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个性鲜明,颜值高,广为大家所熟知。
明星有了,谁来拍呢?这一切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导演王文,拍记录片出身,曾经拍过《我的济南老家—季羡林》及《铜像背后的故事》等,获过纪录片的大奖。从纪录片的创作经验揣摩真人秀的纪实特性出发,王文犹豫不安地接受了这个任务。
http://s11/bmiddle/0068CltWzy6WyB9oGD0ca&690
《硬汉》3月份开始筹备,5月6日——6月10日进军营,7月26日开播,短短的准备时间,对于没有一点“真人秀”经验的王文来说是巨大的考验。要怎么拍?一筹莫展。
首先是前期调研,王文看了大量的文献及节目,直接学习国外的媒体,进行著作分析,节目分析,追溯真人秀的历史,拆解真人秀的节目,看摄像机是如何说话的。就连阿兰·罗伯·格里耶的小说《窥视者》也看了好多遍,拍真人秀,她一直信奉的原则是,“不干扰,不介入”,像极了观察型纪录片的“如苍蝇作壁上观”。
http://s8/bmiddle/0068CltWzy6WyBdJPO737&690
《硬汉》之所以如此真实与精彩,跟王文导演的深厚积累也是分不开的。至于什么是真人秀,三期节目过后,王文导演说,其实,真人秀什么都不是,任何技巧,手法都可以用在上面,的确,它什么都不是,却好像又什么都是。一个纪录片人做起真人秀来,却不循常规,她经过艰苦的摸索和实践,认为真人秀,它不是纪录片,也不是电视剧,更不是娱乐片,但它有它们的元素在其中。比如说电视剧的故事性,纪录片的写真写实性,娱乐元素也不可缺。但它又不是它们的简单相加,它有自己的质的规定性。
其次,是要人,要机位。与从前纪录片创作最大的差别应该是团队规模的增大了。等王文做好了前期调研,弄清楚了应该怎么做,向台里提出组建40个人的团队,台长雷厉风行,随即从全台各部门临时抽调了40个人给她。王文导演说,其实,真正到拍摄的时候,是一个60人的团队。台长还经常开玩笑说,这是个“散兵游勇”的团队,的确,台里的精锐部队谁有时间来做这个呢?可就是这个“散兵游勇”的团队,却创造了《硬汉》,让一切不可能成为了可能。
团队组建起来了,却出现了种种问题,抓拍跟不上,跟拍跟不稳,机位一旦变化就全乱了。战争马上打响,我们的战士们还在学习用枪,好在一切还不晚,因为台里后盾坚实,练兵有方,用兵有道。
http://s10/bmiddle/0068CltWzy6WyBfCcvD79&690
第一次开会是在部队食堂,王文导演着实被震撼到了,这是一个60人的团队,食堂都坐满了。以往拍纪录片三个人就够了,一个导演,一个摄像,一个后期,甚至有时一个人就可以拍一部纪录片。可是,拍真人秀却大不相同,负责明星的导演,编剧,摄像(游机,空镜,跟拍摄像,摇臂,航拍,花絮),制片,技术,宣传,人员庞杂。
2需要分工合作人员既多,团队必须分工明确,并委任职务,摄像统筹,灯光导演,摄像导演,编剧导演,制片组组长等,一切按部就班进行着,从摸索中总结出经验。
3遇到一个好台长“台长有这样的气度,也有这样的眼力”,王文导演说,“指点江山,调兵遣将,没有台长的支持,不可能有《硬汉》的成功”。一个团队需要磨合与协作,必然会产生人员的调整,对于这方面,台长给予了导演极大的权力,可以决定人员的去留,同时也给了导演无限的空间,放下一切束缚,赤膊上阵,奋勇杀敌。
4后期团队很重要《硬汉》的后期团队毫无经验优势,从5个人的小队伍临时拼凑出15个人的团队,据说制作完《硬汉》后,有了经验与作品,后期团队已经非常有底气接其他的真人秀节目了。毕竟,这样的机会和经验,对任何一个团队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
5真人秀并不是不喊停起初,在拍摄过程中航拍与地面的拍摄并不能很好地统一,他们同时进行,往往航拍的镜头中会出现地面的工作人员,航拍的噪音又会影响地拍的收音,航拍与地拍摄像会轮番高喊着,“你们给我让开!”后来,有了经验,发现真人秀需要协作,也并不是不喊停,航拍与地面拍摄分两次进行,干脆利落,暂停,补拍,运用自如。
6多张嘴在说话《硬汉》一直很注重多条线索的叙事,也就是说镜头在用多张嘴说话。一是故事本身的情节发展及主人公的言谈举止,即纪实的内容;二是背景采访,主人公在离开现场的内心情感表达,有了沉淀与回忆,这张嘴更为客观和清晰,而且对于后期的制作及主题的梳理很重要;三是花字设计,一集当中甚至出现过500多张花字,诙谐幽默, 就像一位场外评论员在言说。
在这个团队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据王文导演说,刚进台一年的新人,通过三季的历练,已经经验老道,独当一面;本来是普通编导的,做起编剧也能自由发挥;从新闻部来《硬汉》组的记者也锻炼成了优秀的现场导演。
从基础技能培训,到三期圆满结束,如今说起来谈笑风生,又有谁能体会整个团队当时的磨练与艰辛?硬汉背后,更与何人说?或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感同身受,这就是《硬汉》团队走过的路,人人都是硬汉,个个能顶天立地。
知难行易,王文导演说,最难的不是做,而是知道要做什么,是开拍之前的准备。拍什么,总导演的思路一定是很清楚的。到目前为止,《硬汉》一共制作播出了三期,历经了友情、爱情与亲情的洗礼,如何让硬汉精神一以贯之,历久弥新,这是最大的问题。
第一期《硬汉主播团》进军营,严酷的训练,没有理由,也从不解释。导演并不干涉,而是经由教官直接下达命令,不解,误会,激发出的是淋漓尽致的情感,最真实的表达。
第二期《硬汉主播团之爱情任务》,这一期为五位主播找对象,寻找爱情。爱情不是儿戏,找对象可得认真。逢场作戏?济南人可不答应!潜水,滑冰,骑马,逛街,在完成一个个爱情任务中,爱情萌生,真情滋长,“不一定成就姻缘,但一定成就一段佳话”,如此巧妙地表达了主题。估计是我们的硬汉们太真情,以致节目结束时,观众们纷纷询问,他们到底在一起了没!
第三期《硬汉主播团之蓬莱行动》,蓬莱寻仙,带着孩子,体会亲情。这一期的主题是“寻八仙,集法器,葫芦腹中藏玄机”,借用了葫芦的道具,巧妙地连接情节,八仙圣地,硬汉为什么要寻仙?神仙,代表的是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硬汉们带我们寻找的正是这种生活状态。王文不仅考虑硬汉品牌的延续,还巧妙地结合了当地的历史文化,表达出了人间真情,机趣横生。
或许,我们在担心,本土化的明星主播的身份可以一直被挖掘吗?节目如何一直做下去?三期之后,《硬汉》把一切不可能变成了可能,爱情,神仙,柔情,缥缈,都能把硬汉精神表达地淋漓尽致。爱较真,真性情,恨不能把真人秀拍成真的,如此耿直的真人秀,不得不令人叹服!
一档节目就是一条路,从无到有,历尽拼杀,《硬汉》崛起,济南台大获全胜。《硬汉》的故事还在泉城上演,只是硬汉们已经回到了各自的工作岗位,主播,导演,摄像,琐碎而平常。不过,硬汉已经成为一个品牌,相信吧,他们在时刻准备着,听候调遣,随时进发!
但愿,每一个城市台都能杀出重围,我们想看的不仅仅是精彩的故事,更多的是,未来的路。
http://s14/mw690/0068CltWzy6WyBpcixn6d&690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