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诗作词的蒙童读本——《笠翁对韵》

标签:
诗词格律笠翁对韵 |
分类: 诗文类聚 |

中国历来敦崇蒙化幼学的教育,倾其极大的精力,传承传统文化,注重从娃娃抓起,除了熟读经史之外,对于吟诗作词亦是如此。其中,最直观的教学方法——为诵读诗书,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之后,时有经学家、文学家便以其读写体会、经验探寻,编纂一些具有实用性、规律性的教材,来辅导少年儿童的学习。《笠翁对韵》就是这样一部吟诗作词的蒙童读本。
《笠翁对韵》的作者李渔明末清初人(公元1610-1680年),籍贯浙江兰溪,出生于江苏如皋。原名仙侣,字谪凡,号笠翁。被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戏剧大师”、“东方莎士比亚”的清代戏剧家、戏剧理论家、小说家,世称“李十郎”。一生著述颇丰,戏曲剧本有:《奈何天》、《比目鱼》、《蜃中楼》、《美人香》、《风筝误》、《慎骛交》、《凰求凤》、《巧团圆》、《意中缘》、《玉搔头》、《万年欢》、《偷甲记》、《四元记》、《双锤记》、《鱼篮记》、《万全记》、《十错记》、《补大记》、《双瑞记》;小说有:《无声戏》、《十二楼》、《合锦回文传》、《肉蒲团》等;诗词有:《清明前一日》、《夏寒不雨为楚人忧岁》、《甲申纪乱》、《军兴三异歌为督师李邺园先生作》、《多丽·过子陵钓台》等;理论著述:《闲情偶寄》;还有《李渔全集》。同时主导创编了《芥子园画传》等出版物。
李渔的另一卓有奉献——成立了“芥子园书铺”,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出版社。这是一家自清代以来为数甚少的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出版老店。正因为有了自己的出版社,再加上他是一位勤奋的多产作家,一生付梓的作品多达五百万字,奠定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笠翁对韵》的作者有感于训练儿童吟诗作词的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重要性,根据自己的诗词创作经验和写作技巧,立足于对韵,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讲求声韵自然协调,吟哦琅琅上口,旨在从诗词的语音、词汇、修辞等方面加强对儿童的的训练。从属对中感受语言词汇的韵律美,感受抑扬顿挫的音色美,让少年儿童从小体会诗词创作的欢娱与吟诵时若唱歌般的享受。从而引起儿童吟诗作词的积极性。可以说,这是一本在今天仍然非常受欢迎的国学读本。
《笠翁对韵》共为两卷,依韵分编,对韵体例精悍凝练,囊括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读本便于记忆,甚若珠歌,择例上卷,如下:
一东·其一
天对地 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 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濛濛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
十月塞边 飒飒寒霜惊戍旅
三东江上 漫漫朔雪冷渔翁
二冬·其一
晨对午 夏对冬 下饷对高舂
青春对白昼 古柏对苍松
垂钓客、荷锄翁 仙鹤对神龙
凤冠球闪烁、螭带玉玲珑
三元及第才千顷、一品当朝禄万钟
花萼楼间 仙李盘根调国派
沉香亭畔 娇杨擅宠起边风
三江·其一
奇对偶 只对双 大海对长江
金盘对玉盏 宝烛对银缸
朱漆槛、碧纱窗 舞调对歌腔
兴汉推马武、谏夏著龙逄
四收列国群王伏、三筑高城众敌降
跨凤登台 潇洒仙姬秦弄玉
斩蛇当道 英雄天子汉刘邦
四支·其一
泉对石 干对枝 吹竹对弹丝
山亭对水榭 鹦鹉对鸬鹚
五色笔、十香词 泼墨对传卮
神奇韩干画、雄浑李陵诗
几处花街新夺锦、有人香径淡凝脂
万里烽烟 战士边头争保塞
一犁膏雨 农夫村外尽乘时
五微·其一
贤对圣 是对非 觉奥对参微
鱼书对雁字 草舍对柴扉
鸡晓唱、雉朝飞 红瘦对绿肥
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
黄盖能成赤壁捷、陈平善解白登危
太白书堂 瀑泉垂地三千丈
孔明祀庙 老柏参天四十围
六鱼·其一
羹对饭 柳对榆 短笛对长裾
鸡冠对凤尾 芍药对芙蕖
周有若、汉相如 王屋对匡庐
月明山寺远、风细水亭虚
壮士腰间三尺剑、男儿腹内五车书
疏影暗香 和靖孤山梅蕊放
轻阴清昼 渊明旧宅柳条舒
七虞·其一
红对白 有对无 布谷对提壶
毛锥对羽扇 天阙对皇都
谢蝴蝶、郑鹧鸪 蹈海对归湖
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麦饭豆糜终创汉、莼羹鲈脍竟归吴
琴调轻弹 杨柳月中潜去听
酒旗斜挂 杏花村里共来沽
八齐·其一
鸾对凤 犬对鸡 塞北对关西
长生对益智 老幼对旄婗
颁竹策、剪桐圭 剥枣对蒸梨
绵腰如弱柳、嫩手似柔荑
狡兔能穿三穴隐、鹪鹊权借一枝栖
甪里先生 策杖垂绅扶少主
于陵仲子 辟纑织履赖贤妻
九佳·其一
门对户 陌对街 枝叶对根荄
斗鸡对挥尘 凤髻对鸾钗
登楚岫、渡秦淮 子犯对夫差
石鼎龙头缩、银针雁翅排
百年诗礼延余庆、万里风云入壮怀
能辨名伦 死倚野哉悲季路
不由经靴 生乎愚也有高柴
十灰·其一
春对夏 喜对哀 大手对长才
风清对月朗 地阔对天开
游阆苑、醉蓬莱 七政对三台
青龙壶老杖、白燕玉人钗
香风十里望仙阁、明月一天思子台
玉橘冰桃 王母几因求道降
蓬舟藜杖 真人原为读书来
十一真·其一
莲对菊 凤对麟 浊富对清贫
渔庄对佛舍 松盖对花茵
萝月叟、葛天民 国宝对家珍
草迎金埒马、花醉玉楼人
巢燕三春尝唤友、塞鸿八月始来宾
古往今来 谁见泰山曾作砺
天长地久 人传沧海变扬尘
十二文·其一
忧对喜 戚对欣 二典对三坟
佛经对仙语 夏耨对春耘
烹草韭、剪春芹 暮雨对朝云
竹间斜白接、花下醉红裙
掌握灵符五岳箓、腰悬宝剑七星纹
金锁未开 上相趋听宫漏永
株帘半卷 群僚仰对御炉薰
十三元·其一
卑对长 季对昆 永巷对长门
山亭对水阁 旅舍对军屯
杨子渡、谢公墩 德重对年尊
承乾对出震、叠坎对重坤
志士报君恩犬马、仁主养老察鸡豚
远水平沙 有客泛舟桃叶渡
斜风细雨 何人携榼杏花村
十四寒·其一
家对国 治对安 地主对天官
坎男对离女 周诰对殷盘
三三暖、九九寒 杜撰对包弹
古璧虱声匝、闲亭鹤影单
燕出帘边春寂寂、莺闻枕上漏珊珊
池柳烟漂 日夕朗归青锁闼
砌花雨过 月明人倚玉阑干
十五删·其一
林对坞 岭对峦 昼永对春闲
谋深对望重 任大对投艰
裙袅袅、佩珊珊 守塞对当关
密云千里合、新月一钩弯
叔宝君臣皆纵逸、重华父母是嚣顽
名动帝畿 西蜀三苏来日下
壮游京洛 东吴二陆起云间
此外,还有下卷中的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十四盐、十五咸等应对。
康熙十九年(1680)农历正月十三,李渔仙逝。安葬于杭州方家峪九曜山上,时任钱塘县令梁允植书碣——“湖上笠翁之墓”。
为了纪念李渔,2003年9月10日,兰溪市在芥子园塑有2米高的李渔全身铜像;
如皋还专门建立了李渔纪念馆,2009年9月29日正式对外开放,众多的市民、游人、专家学者纷纷前来参观,深深缅怀这位杰出的文学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