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彻解红楼》〔224〕:贾府盛宴

(2017-11-28 08:21:49)
标签:

彻解《红楼梦》

人文

杂谈

 

《彻解红楼》〔224〕:贾府盛宴

━━《第五十三回》解读之三

 

元宵节,贾母开设夜宴,摆了十来桌。

席间,特写了两件事,一件是璎珞,一件是演戏。   

璎珞,原指贯穿珠玉形成的项链,这里却不是,是小洋漆盘中嵌着的大红纱透绣花卉并草字诗词的璎珞。

接着,作者详述了璎珞样式及来源:

原来绣这璎珞的是位姑苏女子,名唤慧娘,出身书香宦门之家。她绣璎珞只为作耍,不为获利。屏上所绣之花卉,皆仿唐、宋、元、明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旧句,或诗词歌赋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草无异……

当今,称之为“慧绣”,文人雅士们改称“慧纹”。

可惜,慧娘,十八岁去世,传世作品,价则无限。

贾府也只有两三件,上年两件已经进了上,目前,只剩这一副,共十六扇,贾母爱如珍宝,只留在自己身边,高兴摆酒时赏玩。

笔者认为,康熙赏玩的这副璎珞,是曹頫进献的。该回,所以大写特写璎珞,正是曹頫经手事,他懂得其中的来龙去脉及价值。

 

另一件事是演戏,演的是《西楼楼会》,中国明末清初传奇作品。

《西楼会》又名《西楼梦》,作者袁于令原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一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白宾、吉衣主人,吴县人。

内容是写书生于鹃与妓女穆素徽的爱情故事。

二人因写词曲互相爱慕,曾在西楼同歌《 楚江情》。于鹃之父知道后 ,将素徽逐出。相国一公子乘隙欲以巨款买之为妾,穆不从,备受虐待。

于鹃中状元后,在侠士胥表的帮助下 ,终成眷属 。据《书隐丛书》等书记载,此剧为作者自况,袁晋曾为与人争夺一妓女,被其父送官下狱 ,《西楼记》即在狱中写成 。而剧中主人公"于鹃"之名 ,切音即为" "。全剧音律工整 ,情节曲折,后世舞台多有单出演出。

此剧另有冯梦龙删改本,定名为《楚江情》。

《楼会》是该戏第八出,写于、穆二人正在西楼幽会,于叔夜之父派书童文豹赶来命于叔夜立即前去“赴任”,于叔夜无奈,也不骑马,赌气去了。

作者写该戏,意在暗点于,穆二人情断西楼,谐音“清”断,是暗喻大清自康熙之后,将衰。

但作者又怕人一下子看出,用“双歧忿路之笔”,引到文豹作秀上,文豹说:“今日正月十五,待我骑了马去,赶进去讨些果子吃。”

薛姨妈说:“好个鬼头孩子,可怜见的!”

凤姐说:“这孩子才九岁。”

接下来,贾母一个“赏”字,人们纷纷撒赏钱去了,掩盖了作者本意。

盛宴终于《西楼会》,一一即终于清断。

 

 

2017112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