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曰《彻解红楼》〔55〕

(2017-06-08 07:51:45)
标签:

文化

高曰《彻解红楼》

高曰《彻解红楼》〔55

 

五十五、笔似游龙

            ━━《第六回》解读之五

 

笔似游龙”,是曹頫独有的奇笔,特笔,神笔。

笔似游龙”,神龙腾飞,或冲向云天,或潜入水底,或云或雨,或风或电,让人捉摸不定,也就是说它有一种穿越时、空的功能。

    第六回,有两条批语都谈到“笔似游龙”:

一进荣府,一回曲折顿挫,笔如游龙,且将豪华举止,令观者已得大概,想作者应是心花欲开之候。(甲·6F·Z0583

借刘妪入阿凤正文,送宫花写金玉初聚(作)引,作者真笔似游龙,变幻难测,非细究至再三再四不记(计)数,那能领会也,叹叹。(甲·6F·Z0584

   

第六回中,作者就应用了这种笔法。

曹頫将1699年胤禛到江宁织造的事同1722年雍正继位后的事混在一起写,这支笔一会儿在1699年,一会儿在1722年以后。作者用“曲折顿挫,笔如游龙”八个字予以说明。

不过很好区分,写刘姥姥事,是在1699年,而写王熙凤时却到了1722年后。

时间上相隔23年,地域上一在南京,一在北京。

作者这样写是为了前后对比,1699年前的胤禛那样寒酸,孤陋寡闻,且喜欢捞油水;而1722继位后的胤禛则气势逼人,不可一世,前后判若两人。

人生,就是这样,命运,就是这样。

 

1699年时,正是曹寅家族鼎盛时期,这一回文字多有流露,如:

大门石狮前的簇簇轿马,堂屋中柱上的挂钟,特别是房室起居器皿的那段描写:“只见门外錾铜钩上悬着大红撒花软帘,南窗下是炕,炕上大红毡条,靠东边板壁立着一个锁子锦靠背,与一个引枕,铺着金心绿闪锻大褥,旁边有银唾沬盒。”

这一段描写有一则批语:

一段阿凤房室起居器皿,家常正传。奢侈珍贵好奇贷注脚,写来真是好看。(甲·6F·Z0556

    家常正传”,正是曹頫对当年室内布置的回忆。

写到曹家的鼎盛时期,正是作者“心花欲开之(时)候。

 

 

20170608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