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专栏】优秀教学设计
(2021-12-06 16:13:12)
标签:
教育情感时尚文化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五年级上册《示儿》教学设计
铁王镇铁王学区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乃”,能规范书写“乃、祭”。
2.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诗文,背诵并默写《示儿》。
教学难点:
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谈话,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四单元的第一课《古诗三首》(板书课题)。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想先请大家来欣赏—幅被称为中国古代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在2010年中国世博会时,它被人们用现代科技手法制成了巨幅电子动画图陈列在中国馆内。一起来看。
3.欣赏了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可以用一些四字词语来形容吗?
4.这个繁荣昌盛的城市便是北宋时期的京城汴梁,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开封。在公元960年到公元1126年的一百多年间,这里的人们一直过着太平、富足、安康的日子,可1126年后这里被金兵占领,人们生活从此发生改变。公元1210年,已是85岁高龄的诗人陆游做了一首诗,猜猜看,使我们今天要学的哪一首?——《示儿》
二、交流探索,学习《示儿》
(一)知诗人
1.除了老师刚才的介绍,你对诗人陆游还了解多少?(学生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介绍诗人——陆游(1125年-1210年)南宋诗人。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坚持抗金,在仕途上一直受到当权派的排斥打击。诗歌洋溢着爱国主义精神。
(二)通字词
1.请大家自由读这首古诗,注意要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读好停顿。
2.指名读古诗,指导读好停顿——朗读七言古诗时,一般每句的节奏划分是二/二/三。
3.指导写好“祭”“乃”。
祭左上有两点,右上是横撇,不是两小撇。书写时上面部件要盖住下面的“示”。
乃:笔顺为横折折折钩、撇。
4.再次读文,读出味道。读古代的诗词,我们不但要把它读正确,读得有节奏,而且还要尽可能读出它的味道来。自己再试着读一读,争取读出自己的味道和感觉。
(三)解释题
1.你知道“示儿”是什么意思吗?(给儿子看,这首诗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你是怎么知道的?(看注释)
2.真是会学习的孩子,学习古诗结合注释很重要。那诗人陆游为什么给儿子写诗?又写了什么?
(四)晓诗意
1.现在请大家结合注释,独立读古诗,理解字词及古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出标记,找出答案。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读不懂诗意时,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去继续学习呢?看注释。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经验。
3.全班交流,解决不懂的问题,再试着说说诗句的意思,相互补充。
(1)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的意思。“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这句诗是说:我本来就知道人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
(2)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的意思“九州同”——指全国统一。这句的意思是: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统一而感到悲伤。
(3)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定”——指平定,收复;“中原”——指准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这句的意思是: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那一天。
(4)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指祭祀祖宗;“无”——同“勿”,不要的意思;“乃翁”——指你们的父亲。这句的意思是:家祭的时候不要忘了(把收复中原这件事)告诉你们的父亲。
4.引导学生把每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说,就是整首诗的意思。
我本来就清楚地知道,人死了世上的什么事都和我没有关系了,只是为看不见全国的统—而感到悲伤。到了宋王朝的军队向北方进军,收复中原的日子,你们祭祀祖先时,千万不要忘记把这个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五)悟诗情
1.诗里有一个字明确地表明了诗人写诗时的情感,是哪个字?(板书:悲)作者“悲”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事?为何而悲?
2.小结:是啊!诗人临终作诗,不说别的家常话,而只说“不见九州同”的遗憾,对儿子没有别的嘱咐,只叮咛他们“家祭无忘告乃翁”。这是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怀啊!此时此刻,有谁不被感动呢?同学们,让我们带着诗人的悲伤与期盼,再来读一读这首诗吧。(配乐朗读)
3.听你们读完,我不经思考:诗人明明知道死后万事皆空,还要让儿子把祖国统一的消息告诉他,这不是前后矛盾吗?——诗人虽然知道人死后,这世间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但还是希望祖国能早日统一。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
三、课后延伸,深华情感
1.一首《示儿》,通过遗属的方式,抒发自己未能亲眼见到收复失地的遗憾和对祖国必然统一的坚定信念,表现诗人的爱国情怀。其实不止《示儿》,诗人陆游在晚期的其他作品中也同样展现出同样的悲伤与期盼,一起来看一看:
53岁写的《关山月》: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62岁写的《书愤》: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67岁写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68岁写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2.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象作者写这首诗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体会作者强烈的爱国情。
3.尝试借助关键词背诵古诗。(空、悲、北定、家祭)
作业设计:
1.基础:背诵并默写《示儿》。
2.提高:用白话文改写诗文内容。
3.拓展:根据《示儿》完成以下练习。
(1)这首诗是
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
(2) 解释以下词语的意思。
九州
无:
乃:
(3)诗中,诗人临终前的遗憾是“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爱国之情,我还能写出积累的爱国诗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