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培专栏】读书心得---提升自我,潜心教学
(2021-08-21 10:51:44)
标签:
教育情感时尚文化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提升自我,潜心教学
夕阳学区 曹培
以前就曾其他老师提到过于永正、窦桂梅、魏书生等教育大家,最近,又在褚永芳老师的谈论中提到于永正先生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一书,于是借此假期,我认真拜读了这本书。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以往困扰自己的许多教学问题也都开始渐渐明朗。
这本书是于永正老师对自己从教五十多年中语文教学的所感所悟。在书中,于永正老师从语文教学的理念、典型课例的细节处理、以及语文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的方法等多方面,给我们阐释了自己对语文教学的思考和探索。
“写字育人”是书中的教育理念之一。我们经常会提到“字如其人”这句话。于老师就在书中提到了自己的看法:写字就是育人,学写字就是学做人。练字是一种思维活动和感觉器官的活动,大量的案例说明了写字能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练就恒心,增强自信。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老师。于老师说:小学语文老师要有比较好的语文基本功,即我们平时说的“看家本领”,比如书写、朗读、表达等方面都要有扎实的功底。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自己练好字,也得守住小学语文教学的“常”,按规律办事,要带领学生天天描红、仿影、临帖。看到这,我不由得羞愧起来,从小到大,我的字就写得不好看,可是自己从未想过去改进,有时看到朋友圈中好友在“晒字”,自己只会默默的点个赞,自我安慰道:太忙了,有时间我也要练练!然而,实际上......在课堂上,因为自己带的是高年级学生,总认为识字。写字学生在课后就能独立完成,因此课堂上不太重视这一方面的教学,往往导致学生在书写上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教育领域,常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回想过去自己所带的学生,部分在写字上常常不尽人意,恐怕和我这个“不合格”的老师多多少少有关吧!
于老师在作文教学上有自己的方法:第一,多读书;第二多积累生活和感受(包括情感);第三,多做。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农村小学,受家庭教育、经济条件、环境等多方面影响,孩子们的写作是我一直头疼的问题。说实话,于老师说的方法我也这样做了,可是学生的作为仍然空洞,单一。细读于老师的做法,我进行了反思,归根到底是自己没有把握住作文教学规律,犯了不坚持,无耐心的错误。虽然也要求学生读课外书,做读书笔记,但自己常常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坚持督促学生。对于学困生的作文指导不到位,讲过一遍两遍之后学生如果仍没有思路,就会放弃,让他们抄作文,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就产生了惰性,等着抄。事实证明,没有不好使的大脑,只有被闲置荒芜的大脑。“脑子笨”是懒惰的别名。
“五重教学”即: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这是于老师提出的教学方法。其中的重情趣给我的感触很深。情是什么?是情感。它包括两个方面意思:一是对学生有情,二是对语文教学有情,上课有情。“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关爱每一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差异,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赞美他,你会发现赞美的作用远远大于严厉。教师除了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还要“蹲下来看学生”,以孩子的标准衡量孩子,蹲下来,才能不但容忍,而且理解孩子的淘气、好动、好玩,没有理解和宽容,也谈不上爱学生。因为泰戈尔说过:“爱的别名是理解”。老师在与孩子们相处更需要多一份宽容和理解,这样学生才会爱老师,进而爱上学习。
此外,于老师提到的其中,“熟读、静思、博览、多做”,“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大量读写,读写结合。”等教育理念,以及“微笑教学”“幽默”等教学方法,我非常赞同,并且值得我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