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专栏】读书心得---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2021-08-21 10:45:31)
标签:
教育情感时尚文化育儿 |
分类: 教学设计 |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
润镇学区
今年暑假,我有幸阅读了著名教育学家李镇西老师的代表作《爱心与教育》一书, 本书在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发表,获得冰心图书大奖,并在中国教育学会东方杯科研成果获得一等奖,整本书中,李镇西老师以手记的形式,用最朴实的语言记录了自己平凡又难能可贵的教育生涯,他当过班主任,更是一位语文老师,他没有记录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却一次次让我热泪盈眶,让我感动的就是那一点一滴的小事,那种对学生无私的爱,虽然不是发生在我身上,但却让我感到震撼,被他那种全身心投入教学,一心只为学生的精神震撼。
是啊,当一个好老师,你必须拥有一颗爱学生的心啊,怀着一颗爱学生的心,你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好老师,李镇西老师在书中说到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一句话“要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李镇西老师就是一直用这句话勉励自己,并且自己也是这样做的,他一直在做的就是让学生喜欢他,从而喜欢他的课堂,书中一个个鲜活的实例,比如汪斌的父亲为了孩子的学习,将家里仅有的鸡蛋送给李老师,李老师却在每天早上煮好让汪斌吃掉,小小的一件事,却体现了李老师的伟大师德,还有他一次次不厌其烦的转化后进生,想方设法的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等等,都让我为之感动。
在我为之感动的同时,我又在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在想,我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所处的教育环境和李老师相似,身边不乏学困生,家庭困难的学生,留守儿童,单亲孩子,或者调皮捣蛋的孩子,我又对这些孩子付出了什么,有没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耐心和爱心,心中的答案让我感到羞愧不已,因为在书中,我看到了李镇西老师是怎样转化学困生万同的,更明白了转化一名后进生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可是李老师就是这样一遍一遍的为他讲述知识,我看到了万同一步步的进步,看到了李老师的喜悦,而我有没有做到这些呢?答案是否定的,这便是我羞愧的地方。
爱学生,耐心,细心都给学生,这句话不只是一句口号,反思自己,作为班主任,作为语文老师,整天忙忙碌碌,但平时与每个孩子单独交流的时间和机会并不多,刚开始工作的满腔热忱似乎也在慢慢消失,虽然我也爱孩子,但显然不够爱,没有真正走进那些特殊学生的内心世界,不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所以我的教育是不成功的。
李镇西老师的教育生涯无疑是成功的,是平凡却又辉煌的,这都是他用一点一滴的爱造就出来的,他让我感觉到做他的学生是骄傲的,是幸福的,他无时无刻都让学生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这也是最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拥有一颗爱心,对学生真心付出,会收获孩子们对你的爱与信任,幸运的是,我才从教五年,我的教育之路还很长,有足够的时间让我重新出发,去实践,去探索,去思考,我想,一切都还不算晚,我庆幸自己读到了这本书,又一次为我的教育生涯指明了方向,让我看到了光明。未来,我会以李老师为我的镜子让他成为我前进的动力和目标,先走近学生,再谈教育,用我的真心,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在每个孩子的心里播下希望的种子,并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