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货篇》17.7佛肸召,子欲往

(2024-04-25 14:06:22)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7.7 佛肸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阳货篇》17.7佛肸召,子欲往

【注释】

佛肸以中牟畔:佛肸是春秋末年晋国中牟的县宰。畔同“叛”。佛肸占据中牟反叛赵鞅(赵简子)。

亲于其身为不善者:亲身做了不善之事。

磷:损伤,薄。

涅而不缁:涅是可做黑色染料的矾石。缁是黑色。

匏瓜:葫芦。

【译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说:“从前我听先生说过:‘亲身做了不善之事的人,君子是不去他那里的。’佛肸据守中牟反叛,你去了那里,如何保护自己呢?”孔子说:“是的,我说过这样的话。但我还说过,至坚之物是磨不坏的;至白之物是染不黑的。我岂能像那藤上的葫芦一样,老挂在那里而不给人食用呢?”

【学而思】

世间之物,磨不坏,染不黑的只有坚定的意志,纯洁的心灵(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阳货篇》17.3)生活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领导,意志脆弱者“同流合污”,意志坚定者“洁身自爱”。洁身自爱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自命清高,既做不到和光同尘(自视清高的人不能融入社会群体之中),又影响正常工作。梁启超说:“人人独善其身谓之私德,人人相善其群谓之公德。”人类是命运共同体,人与人之间需相互学习,互帮互助才能生存。事情总要有人去做,独善其身的人做不成事情。君子不能成为书呆子,应少说空话,多做实事(做事要记得一个“权”字,学会灵活变通),工作上既要把事情做好,做人上还要做到“出淤泥而不染”。

孔子说:“君子不器”,君子不能像器那样摆着让人观看,要有实用,要用起来,器是外表,实际功能是用。不劳而获,让人白白供养非君子所为。故,子曰:“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这是儒家的入世思想。

参读:

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阳货篇》17.5)

【知识扩展】

鲁定公十三年(前497年),晋国六卿之间发生内乱,赵、知、韩、魏四家与范、中行两家展开内战。鲁哀公五年(前490年),范氏、中行[háng]氏最终失败出逃。这一年,中牟还在范氏、中行氏手中(也有说在卫国手中),之所以用“叛”这个词,是因为当时赵鞅已经取代范氏、中行氏,为晋国正卿,执掌国家政权。

《左传·哀公二年》:六月乙酉,晋赵鞅纳卫大子于戚。宵迷,阳虎曰:“右河而南,必至焉。”

【译文】六月十七日,赵简子派阳虎等人送太子蒯聩回卫国,想让太子蒯聩即位。夜里迷了路,阳虎说:“右边到黄河再渡河往南,一定就到了。”

《左传•鲁哀公五年》:“夏,赵鞅伐卫,范氏之故也,遂围中牟。”

【译文】前490年夏天,赵鞅进攻卫国,这是因为卫国帮助过范氏的缘故,并乘机包围中牟。(此时中牟在范氏手中,或在卫国手中。)

《孔子年谱》: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五十九岁),孔子在卫国。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六十二岁),孔子在陈国。

注:“子欲往”或许与赵简子参与卫国内政,攻打卫国有关。钱穆《孔子传》:“孔子之欲往,正与往年欲赴公山不狃之召同一心情。孔子非欲助佛肸,乃欲藉以助晋,平其乱而张公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