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阳货篇》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2024-04-26 08:31:49)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7.8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阳货篇》17.8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蔽矣乎?”

【注释】

六言:六个字,一字为一言,与后代的“五言诗”、“七言诗”意思相近。这是下文说的仁、智、信、直、勇、刚六种品德。

居:坐。《集解》孔曰:“子路起对,故使还坐。”古代长者问话,要站起来回话,孔子让子路回去坐好。

愚:愚笨。刘宝楠《论语正义》:仁者不好学,则不知裁度,或至爱无差等也。

《皇疏》引江熙曰:好仁者,谓闻其风而悦之者也。不学不能深原乎其道,知其一而未识其二,所以蔽也。自非圣人,必有所偏,偏才虽美,必有所蔽。学者假教以节其性,观教知变,则见所过也。

荡: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的人。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

贼:本义是害,危害。

绞:说话尖刻。

乱:小指捣乱闯祸,大指犯上作乱。

狂:狂妄抵触人。《正义》曰:刚者性獷[gung]直,其言行多抵触人也。

【译文】

孔子说:“仲由!你听说过六种品德和伴随的六种缺点吗?”子路回答说:“没有。”孔子说:“坐下来!我告诉你。好仁却不好学,其缺点是显得愚笨;好智却不好学,其缺点是放纵任性,好高鹜远而没有根基;爱好讲诚信却不好学,其缺点是容易被人利用,害人害己;爱好直率却不好学,其缺点是说话尖刻刺人;爱好勇力却不好学,其缺点是容易违法作乱;爱好刚强却不好学,其缺点是狂妄抵触人。”

学而思

参读后续章节,本章指出不好学的人所伴随的六种缺点,从17.9章开始,连续多个章节,告诉我们应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通过学习“诗、书、礼、乐、孝、悌、仁、义”,才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不修德行,会被人所厌恶。

【知识扩展】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

“宋襄之仁”:《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

【译文】宋襄公与楚军在泓水作战。宋军已摆好了阵势,楚军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担任司马的子鱼对宋襄公说:“对方人多而我们人少,趁着他们还没有全部渡过泓水,请您下令进攻他们。”宋襄公说:“不行。”楚国的军队已经全部渡过泓水还没有摆好阵势,子鱼又建议宋襄公下令进攻。宋襄公还是回答说:“不行。”等楚军摆好了阵势以后,宋军才去进攻楚军,结果宋军大败。宋襄公大腿受了伤,他的护卫官也被杀死了。

又如:《农夫与蛇》《东郭先生与狼》。

“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

北宋·王安石《伤仲永》: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百姓,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书写工具。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向邻居那里把那些东西借来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并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给全乡的秀才观赏。从此,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花钱求取仲永的诗。方仲永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带领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到这件事很久了。明道年间,我跟随先父回到家乡,在舅舅家见到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我叫他作诗,写出来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去,问起方仲永的情况,回答说:“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王安石说:方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先天得到的。他的天赋,比一般有才能的人要优秀得多;但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后天所受的教育还没有达到要求。他得到的天资是那样的好,没有受到正常的后天教育,尚且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本来就不天生聪明,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

“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桥)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译文】尾生和心爱的姑娘约会在桥下,可心上人迟迟没来赴约,不幸的是大水却涨上来了,尾生为了信守诺言坚持不肯离去,死死抱着桥柱,终于被活活淹死。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

参读:“直而无礼则绞。”(不学习礼来节制,率直会显得尖刻伤人。《泰伯篇》8.2)

“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

参读:“勇而无礼则乱。”(不学习礼来节制,勇敢会变为违法作乱。《泰伯篇》8.2)

“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皇疏》:刚者无欲,不为曲求也,若复学而刚,则中适为美;若刚而不学,则必蔽在于狂,狂谓抵触于人无回避者也。

《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译文】自己夸耀功劳,独逞个人的私欲,而不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业绩只要依靠武力,就能统治好天下,结果仅仅五年的时光,就使得他的国家灭亡了。直到身死东城,他还没有觉悟,不肯责备自己,这显然是错误的。而且还借口说“是上天要灭亡我,并不是我用兵的过错”,这难道不是很荒谬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