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宪问篇》14.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2023-12-28 08:34:25)
标签:

国学

教育

孔子

论语

文化

分类: 论语

14.37 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子曰:“作者七人矣。”

《宪问篇》14.37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

【注释】

辟:同“避”,躲开;回避。

其次: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曰:“四者虽以大小次第言之,然非有优劣也,所遇不同耳。”是说遇到四种不同的境遇,贤者选择躲避的不同程度。天下大乱而不能实施自己的治国之道,就隐居不出;诸侯国发生动乱,自己政治主张得不到实施,就离开这个地方去帮助其它地方;君主不以好的态度和言语对待你,不采纳你的意见,就避开他不在进言或者也离开他。

辟世:“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泰伯篇》8.13)

辟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泰伯篇》8.13)

辟色:“他日,灵公问兵陈。孔子曰:‘俎[z]豆之事则尝闻之,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与孔子语,见蜚[fi]雁,仰视之,色不在孔子。孔子遂行,复如陈。”(《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有一天,卫灵公向孔子问起军队列阵作战的事。孔子回答说:“祭祀的事我倒曾经听说过,排兵布阵的事,我还不曾学过呢。”第二天,卫灵公与孔子谈话的时候,看见空中飞来大雁,就只顾抬头仰望,神色不在孔子身上。孔子于是就离开了卫国,再往陈国。

辟言:“齐大夫欲害孔子,孔子闻之。景公曰:‘吾老矣,弗能用也。’孔子遂行,反乎鲁。”(《史记·孔子世家》)

【译文】齐国的大夫中有人想害孔子,孔子听到了这个消息。景公说:“我已经老了,不能再重用他了。”孔子于是就离开齐国,返回了鲁国。

作:为。

七人:说法不一。有说是《微子篇》18.8章节的“伯夷、叔齐、虞仲、夷逸、朱张、柳下惠、少连”七人,或是《论语》中提到的仪封人、荷蓧、长沮、桀溺、接舆、荷篑、晨门等人。

【译文】

孔子说:“贤者根据不同程度选择不同的回避态度,天下无道则避世隐居,邦国无道则避地他邦,不假颜色则避开他,不听劝谏则不再进言。”

孔子说:“这样作为的贤者已经有七人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