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问篇》14.27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标签:
国学教育孔子论语文化 |
分类: 论语 |
14.27 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注释】
耻:以……为耻。
言而过其行:言行不一致,言语超过了行为。先说后做或说而不做都是言过其行。
【译文】
孔子说:“君子以言过其行为耻辱。”
【学而思】
参读:
子曰:“敏于事而慎於言。”(《学而篇》1.14)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为政篇》2.13)
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里仁篇》4.22)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里仁篇》4.24)
【知识扩展】
君子有五耻:居其位,无其言,君子耻之;有其言,无其行,君子耻之;既得之而又失之,君子耻之;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众寡均而倍焉,君子耻之。(《礼记·杂记下》)
【译文】君子有五种自感羞耻的事:身居其位而不谋其政,没有自己的主见,君子引以为耻;谋其政而不能付诸实行,发表了意见却不去实行,君子引以为耻;已经付诸实行了而又半途而废,君子引以为耻,地广而民稀,君子引以为耻;与别国人口一样多而人家的财富比自己多一倍,君子引以为耻。